桐城:文明生沃野 新風沁心田
時間:2021-12-0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潺潺流水,別致村落,美麗人家與遠山青黛相映生輝。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產業發展、促進鄉風文明等舉措同向發力,讓桐城廣大鄉村正悄然發生著可喜變化,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徐徐鋪開。
盤活好山水,培育文明新鄉風
圖為龍眠村一角。
走在龍眠街道龍眠村,村容整潔,林木環繞,天藍、水清、山綠、景美,“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村民在腰包鼓起來的同時,精神也“富”了起來。
“‘小花’不愁銷路,鄉村旅游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讓村莊也有了生機和活力,今年預計可以增收6萬余元?!痹摯宕迕裨S忠來喜上眉梢。
龍眠村只是龍眠山區的村落之一。這片好山水,是發展旅游的優質資源。我市圍繞碾玉峽文化旅游景點打造特色旅游線,投入資金190余萬元,重修石碑、亭臺,新修拱橋、棧道,深化“旅游+”融合發展,發展精品民宿,推介“桐城小花”茶葉,從簡單的觀光游到尋根桐城文化經典的主題旅游,旅游業態更豐富,從而多方位帶動村級產業發展。各地還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引領,深入開展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提升村民文明素質,厚積鄉村文明土壤,促進美麗鄉村更“美麗”。
搭好新平臺,凝心聚力育新人
圖為孩子們在金神鎮鄉村“復興少年宮”觀看紅色電影。
“你們能在地球儀上找到中國嗎?”“再找找北京在哪?”在金神鎮鄉村“復興少年宮”的科普活動室內,志愿者們正在和該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一起認識地球儀。
“復興少年宮”校內以學校為活動主陣地,校外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活動主要場所,學校少年宮與文明實踐陣地聯合的工作機制,讓“復興少年宮”成為孩子們喜歡的活動場所、家長放心的教育陣地。
目前,我市建成12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在建設試點鄉村復興少年宮的同時,打造鄉村學?!皬团d少年宮”升級版,用活鎮村“兒童之家”“家長學校”,配備志愿者師資專業輔導隊伍,免費開設適合農村青少年發展的道德培育、文體娛樂、勞動實踐等活動項目,讓鄉村“復興少年宮”成為“雙減”之下青少年“增能增智”的重要實踐場所,為改進創新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禮遇好人,涵養崇德好風尚
圖為桐城好人和道德模范獲贈“皖惠保”。
11月27日,人保財險桐城支公司在“皖惠?!钡诙就┏钦景l布會上,現場向桐城市“道德模范”“桐城好人”捐贈131份“皖惠?!焙?5份人身意外險,營造關愛道德模范、學習“身邊好人”的濃厚氛圍。
我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以道德模范評選、“好人”評選為載體,持續挖掘身邊的好人好事,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汪秀云,誠信母親,替子還債,用堅強撐起困難家庭;李成舟,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用生命踐行不忘初心……越來越多的身邊好人不斷涌現,以點滴微光匯聚磅礴力量。我市在開展“身邊好人”“道德模范”評選表彰的同時,對他們的先進事跡進行展播,并組織開展“身邊好人”走上“道德講堂”等各種宣傳活動,把“好人文章”做實做深做細。目前,我市已連續舉辦4屆桐城市道德模范評選,共推選產生中國好人8人、安徽好人27人、安慶好人205人、桐城好人207人,安徽省道德模范6人、安慶市道德模范15人、桐城市道德模范82人,各級優秀志愿者53人。通過政府表彰、社會認可、制度呵護、物質激勵和生活保障等措施讓德者有得,在全社會營造了學習、崇敬、關愛、爭當好人的良好社會風尚。(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