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風采】王勇:立志做一名“有溫度”的企業家
時間:2021-12-24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工作中的王勇。
仁愛醫養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勇進入醫養結合行業已經五年了。他說:“很勞神,也很有收獲。服務老人,是一項事業,我還在成長路上。”
1977年出生的王勇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市直機關工作,朝九晚五的節奏持續了十幾年,職級升至“正科”。在基層分管過經濟工作的王勇,創業激情讓他“下海”的決心愈加堅定。2016年,王勇向組織提交辭呈,辭去了公職,下海創業。他選擇的是前景頗好、開局有點難的醫養結合行業。
算起來,王勇也算“創二代”。但萬事開頭難,70張床位,空置將近一半。現收治失聾失智80歲以上老人36人,其中一位是王勇自己的奶奶,95歲高齡。現有醫護人員38人,專業養老護理人員11人,能全方位滿足入住老人生活照料、膳食、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等需求。王勇率領他的團隊用實際行動詮釋 “仁愛”之意,用心用情為老人服務,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他的公司先后獲得安徽省“敬老文明號”、省級醫養結合示范單位等稱號。
王勇堅信:隨著銀發浪潮來襲,醫養結合行業前景廣闊。仁愛醫養院一方面滿足入住老人的需求,一方面積極開拓市場,將醫養資源延伸到社區、家庭,為居家老人提供醫療服務,定期上門巡診,開通隨叫隨到服務。王勇計劃在2022年啟動二期康養中心建設,運營后可開放130張養老床位;著手籌集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拓展日間照料、康復治療、老人文化娛樂等服務項目,為“老有所養”搭建社會化服務平臺。
結緣老年人,感恩孝之源。王勇立志做一名有溫度的企業家。擔任市十三屆政協委員期間,王勇更加關注社會民生熱點,為養老事業的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先后提出了《關于大力推進“醫養結合” 促進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建議》《將現有特困人員醫療護理保險納入安慶市長期護理保險系統范圍的建議》《加強養老服務型人才培養的建議》等多份提案,市人大和市政協先后因此組織專題調研。王勇還經常組織醫護人員進社區、進廠礦,義務為群眾開展義診和健康宣教,組織志愿者,上門為臥床老人提供家政服務、康復訓練、體征檢測等公益活動,先后向社會各界捐款捐物20多萬元。
王勇表示,將利用市政協委員工作室這個平臺,組織同行委員們經常開展關愛行動,為“健康中國”助力。(汪桂云 廖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