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營文化勵警心
時間:2021-12-24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讓民警有文化、讓隊伍有信仰、讓警營有靈魂,既是公安機關戰斗力的根本源泉,也是公安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更是全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單元組合體,能為實現“打得贏”提供堅強的精神動力和過硬的智力支撐。桐城市公安局在秉承“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的同時,積極開展警營文化建設,向文化要素質,向素質要警力,借助文化傳播的力量,凝心勵警,倡導“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文化理念,著力實現基層公安工作出亮點、上臺階。
近年來,桐城市公安局以“著眼時代精神,傳承文都文化,融入公安職責”為主線,以打造具有時代特色、文都特點、基層特質等文化品牌為目標,投入部分資金,整合文化資源,提升文化品味,為民警參與、開展各種文化娛樂等活動提供便利條件。經過精心修葺,市公安局新辦公區,處處洋溢著濃濃的警營文化清新氣息。走進公安大院,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忠誠、智勇、清正、為民”八個大字,大樓門楣中間,碩大的警徽引人注目。從地下一樓至十二層,樓道口、墻面上、房間里處處掛有美圖,上面記載著桐城本地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名人警句,以及民警的工作、學習、生活集錦。整棟樓的墻廊文化按照夢想、力量、精神、形象、表述五大板塊。每一層樓均有各自獨立主題,圍繞公安特色主題,置身其中,給人以移步換景、逐層遞進的感覺。
眼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當今時代的最強音。為此,在警營文化建設過程中,桐城市公安局特別注重將中國夢與強警夢、民警出彩夢進行有機融合。每個民警的小夢想,都會匯聚成基層公安集體的遠大理想,夢想實現的過程,也就是凝心聚力的過程。除了貼緊時代脈搏和緊扣民警心聲,警營文化特別注重耳目一新、提振“精氣神”的警句,同時著重融合桐城優秀的歷史文化,尤其是 “桐城派”的經世致用精髓。這種構思布局理念契合大多數民警的思維,講究虛實結合,讓許多外地年輕民警,在感受基層公安文化的同時,感悟桐城歷史地域文化,從而達到愛上警隊、愛上文都的最佳效果。
公安基層所隊是一線實戰單位,上有千條線,底下一根針。每天面對的大到各類案件、小到雞毛蒜皮、鄰里糾紛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面對這份高危且又枯燥的職業,公安民警如何應對形形色色的違法犯罪分子,除了“善武”,還須“能文”,真正能做到“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今年以來,市公安局政治處積極開展 “堅持讀一本好書、創建書香警營”活動,不定期為全體民警購置發放一些勵志書籍。通過領導閱批讀書筆記、舉辦讀書學習比賽、民警個人薦閱書籍等多種形式,積極引導和激勵全體民警愛讀書、善讀書、讀好書。選擇文化育警、文化強警這一路徑,旨在打造一支書香警營、智慧民警與過硬警隊。民警小陳在自己的讀書心得中這樣寫到:“人愈成熟,發現自己也更加繁忙。有時也在思考自己到底是‘盲’、或是‘茫’還是‘忙’。讀了《一天25小時》后,認為時間管理真的非常重要,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走在時間前面的人?!泵窬≈x更是心有感觸:“開展警營文化建設與讀書活動,讓我在喧囂世界里找到一個滌蕩心靈、沉思人生的角落,有時會讓浮躁的內心有了片刻的休憩?!?/p>
文化,是一種精神,更是一把利器。她是一支隊伍的血脈和靈魂,是激發隊伍戰斗力的源泉。公安基層所隊之所以重視警營文化建設,就是要發揮文化猶如春雨潤花、清渠溉苗這一特殊功效,不斷培養公安民警博識、謀略、忍耐、儒雅的品格,從而打造出一支召之即來、能征善戰的智慧警隊。”
年輕民警楊波算是一個典型例子,2011年分配到刑偵部門時,感覺桐城的空氣少了北方特有的“粗獷”。再加上父母親友都不在身邊,常有調回老家的想法。如今計劃驀然改變了,他不僅愛上文都“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活,還找了個當地警妹組建幸福小家,自己也成為單位的“業務能手”。他說:“現在一線所隊就有一種家的感受,上有領導家長式的關懷,下有同事兄弟般的互助,刑偵民警始終保持團結、拼搏、積極、向上的警營團隊氛圍?!?/p>
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是激發民警干事創業的基石,也是警營拴心留人的基礎,種下梧桐樹,何愁鳳凰來?為民警創造寬松、和諧的工作氛圍,真正使想干事的民警有機會、能干事的民警有舞臺、干成事的民警有地位,全局民警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就一定會明顯增強。(桐城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 劉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