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要有“新狀態” 新狀態下要有新作為
時間:2021-12-28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過去幾年,“新常態”成為我國經濟政治社會發展等各個領域出現的高頻詞匯。省委組織部根據新常態下出現的新形勢,結合當前黨員干部思想工作實際,適時推出了《干部新狀態》系列評論,我認真研讀了系列評論,深刻認識到在當前“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時期,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肩負起歷史使命,在“新狀態”下干事創業,為實現我市“五大名城”戰略,奮力實現“全國百強縣”而努力,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接續奮斗,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是要志從高遠,保持旺盛精力。干部新狀態系列評論分析了極少數黨員干部,甚至是年輕同志的“四無”癥狀:無所適從、無從下手、無從作為、無動于衷。因此我們要善于利用支部活動、集體活動、個別談話、精神鼓勵等舉措,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從主客觀、縱向和橫向分析工作對于我們自身的實際意義和對人民群眾的歷史意義。“為政之道,務多于聞”,修煉道德操守,提升政治品德,最好的途徑就是加強自我學習,以讀書修德,研習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著作,見賢思齊,砥礪政德,從中汲取黨性修養、政德修煉的精神營養,涵養自己的思想境界,并自省、自律、克己,做到知行合一,付諸實踐。
二是要樹立標桿,強化手段本領。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同時又是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要摒棄過去那種干事創業揮揮手、動動嘴的不好習慣;要時刻保持謙虛的學習心態,樹立遠大理想抱負的同時,切忌好高騖遠,樹立摸得著看得見的旗幟標桿。新常態下倒逼我們要不斷學習、善于學習,要敢于向同事、向群眾學習,加強對履職必備的政策法規、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修煉政德、職德和品德,以學促做、學做相長。
三是要鼓足勁頭,敢闖不蠻干。作為領導干部,要把工作做好,除了能力外,還要有責任感。責任感雖然無形無狀、難觸難摸,但是力量巨大、影響深遠。一個人有了責任感,就有積極主動的態度、深入扎實的作風、認真負責的精神;就有不甘落后的志氣、百折不撓的勇氣和奮力開拓的銳氣;就會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就可以出思路、出辦法、出成績。新常態下,我們面臨的事業對我們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要敢于破題,敢于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去嘗試,敢于接受各方監督,敢于承認不足,要有智慧有干勁,有信心有無私,方能使得我們的目標我們的事業不斷前進。
四是要腳踏實地,唯實不盲從。目標再遠大,也要一步一個腳印去靠近。“共產黨人要么不說,說了就要做到。”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把宏偉藍圖和重大部署變成美好現實。人社部門的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工作都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近年來,雖然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但對標對表先進發達地區,仍還存在一些發展短板,深知責任重大,發展任重道遠。下一步,我們將立足部門職能,強化政治性、突出人民性、緊扣時代性,認清人社事業發展的新要求、新挑戰,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高質量“雙招雙引”戰略部署,突出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主線,統籌推進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系等工作。
“新狀態”是一種良好的精神風貌,是一種工作態度、一種人生境界。面對偉大夢想的美好愿景,面對偉大征程的風險挑戰,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必須工作時刻“在狀態”,才能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優作風在奔跑中奮力追夢、創造奇跡。(市人社局黨組書記 局長 詹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