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推進“雙招雙引” 加快進軍全省“十強”
桐城:實施八大行動 加速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
時間:2022-01-24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2022年伊始,桐城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聚焦重返“全省十強”目標,對標天長、學習新昌,運用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平臺思維,實施八大行動,加快推動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
實施產業提升行動,打造先進集群。圍繞提升產業集群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我市推深做實“鏈長制”,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做大做強高端裝備制造、綠色包裝等優勢產業,發展壯大硅基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力爭建成全省知名、全國有影響力的優質產業集聚區。
實施園區擴能行動,做強載體平臺。我市支持桐城經開區推深做實“三園四地”建設,加速壯大節能環保和汽車零部件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加強與蘇浙滬等地開發區合作共建;引導綠色包裝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雙新產業園精品包裝、固廢循環經濟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支持7大產業集群專業鎮特色化發展,推動范崗裝飾材料、新渡新城科技等產業園如期開工建設,推進雙港鎮軟包裝特色小鎮及青草健康防護產品、金神機械制造、大關智能瓶蓋等產業園建設。
實施規模再造行動,提升發展質量。我市開展領軍企業、核心企業、骨干企業及企業“畝均效益”評價,舉辦“企業家日”等活動,著力營造全社會尊重支持企業家的發展氛圍;建立“小升規”企業培育庫,強化與企業家直通聯系機制,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難題,“一企一策”給予重點幫扶和關注;鼓勵同類小微工業企業兼并重組,推動引進企業早投產達效。通過培育一批、改造一批、引進一批,加速推進“個轉企”“小升規”“上臺階”。2022年力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5家以上、培育產值超10億元企業7家。
實施提質增效行動,扶持做大做強。我市鼓勵支持企業“三品”培育,建立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遵循“雙創—高成長小微—專精特新— 冠軍—小巨人”梯度培育路徑,培育一批深耕細分市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施企業領航工程,通過扶大扶強、上市培育、兼并重組、招大引強等多種手段,培育一批“群主”“鏈長”企業,力爭新增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小巨人”企業3家以上;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和“標準地”改革,牽引要素市場化配置,提高土地“含金量”,大力實施“騰籠換鳥”工程,力爭盤活閑置低效工業用地1000畝以上。
實施數字賦能行動,加速轉型升級。我市完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加快推進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速推進“皖企登云”,推廣“機器換人”,發展“互聯網+先進制造業”、工業互聯網平臺、5G工業場景應用,支持綠色包裝、汽車零部件等產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實施一批數字化改造項目,力爭新增企業上云50家,打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5家以上。
實施創新驅動行動,培育創新主體。我市繼續下好創新“先手棋”,以基礎研究引領應用研究,放大合工大(桐城)研發中心平臺效應,加快汽車零部件產業創新實驗室建設,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支持領軍企業牽頭或參與建設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組建創新聯合體,以“揭榜掛帥”“賽馬”等方式實施科研攻關,力爭研發經費投入增長9%以上,開發省級新產品、首臺套3件以上;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建立科技型企業培育庫,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力爭新增高新企業10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60家、高新產業產值增長25%以上。
實施繪圖建庫行動,招引優質項目。我市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理念,圍繞七大產業鏈編制集群產業鏈圖譜和對標產業企業庫,大力引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重大牽引性項目;堅持每季度項目集中開工和市級領導聯系重點項目制度,堅持頂格協調、頂格推進;推進中鼎匯通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大鼎智能裝備大型帶式輸送機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推動中建材新能源、攀登輸送裝備、金科新材料等項目竣工投產,努力以高質量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
實施育才引智行動,助力創新創業。我市深入實施“文都英才”工程,借助在外桐城籍人才人脈優勢,堅持柔性引才機制,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實施企業家培育工程,圍繞新生代接班、高管能力提升、創業新人賦能,舉辦“體悟實訓”專題班;加強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建設,支持各類職業院校與工業企業聯合培養面向生產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加強與安徽創新館對接,探索設立安徽科技大市場桐城分市場。 (王奎 戴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