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甲鎮:出真招實招為老百姓解就業難題
時間:2022-01-28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全面脫貧以來,黃甲鎮始終堅持以就業幫扶工作為重點,不斷拓寬就業渠道,變輸血為造血,通過加大對勞動力的就業幫扶,有效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切實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為鄉村振興工作提速增效。
突出幫扶精準性,做到因人群施策。該鎮是一個純山區鎮,外出務工成了當地主要收入來源之一,該鎮高度重視已脫貧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精準摸排,因人群施策。為解決留守婦女的就業問題,該鎮創建黃鋪村就業幫扶車間和石窯村就業幫扶車間并積極引入手工紡織類企業,針對性提供就業崗位,目前兩個車間共吸納女性貧困勞動力11人,幫助留守婦女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為解決青壯勞動力就業問題,該鎮發揮勞務引導的作用,通過創辦村級勞務公司、引導參加市人社局舉辦的各項招聘會等形式為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2021年該鎮通過勞務引導已幫助3851人成功實現了就業。為解決無一技之長的大齡勞動力就業問題,該鎮積極對接市人社部門,2021年在全鎮范圍內開展技能培訓一次,參培人員50人。此外,該鎮還精準開發234個公益性崗位,為就業困難的大齡勞動力解決了就業難題。
增強幫扶持續性,做好后續跟蹤反饋。就業幫扶要想取得成效,絕非一日之功,既要做好前期的幫扶工作,又要做好后續的跟蹤反饋工作。該鎮充分發揮村級勞動保障服務站的作用,在8個行政村設立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對有勞動需求的勞動力做好信息登記,及時對接市就業和公共服務中心,根據求職需求提供合適的崗位。該鎮在幫助勞動力就業之后,會不定期對就業的人員進行隨機電話回訪,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對于他們反饋的困難和問題及時予以幫助解決。
破解就業難題,著眼短期惠及長遠。 該鎮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堅持“產業+就業”的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在茶葉、毛竹和食用菌上做文章,提出了新的產業發展目標:做優“一片葉子”,做強“一棵竹子”,做大“一根棒子”。全鎮現有可采摘茶園2.1萬畝,茶葉年產值達1.5億元,有效地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2021年,竹制品加工產值超2000萬元,帶動18名勞動力就業,菌菇類產品生產加工產值約1800萬元,帶動42名勞動力就業,有效激發出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下一步,該鎮將繼續通過強化就業服務對接、加強就業托底安置、引導產業和就業良性互動等方式,促進全鎮就業局勢持續穩定。(楊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