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關鎮龍頭村:用心耕耘責任田 全力跑出加速度
時間:2022-02-0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大關鎮龍頭村圍繞“打項目牌、做茶文章、辦惠民事、走生態路”的工作思路,用心耕耘黨建責任田,全力跑出發展加速度,連續5年在大關鎮各村目標績效考核中獲先進單位,并獲安慶民主法治建設示范村、桐城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2021年,獅墩組成功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點,村域內招商引資企業新晟園林獲安慶市三產融合示范點。
在黨建領航上有創新
一是抓實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動員黨員、村兩委干部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小事,累計為民辦實事50余件。落實黨建責任制。開展黨建基礎性工作專項排查整治,規范組織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深入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組織動員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抓實黨員積分制管理,募集“先鋒基金”4萬余元幫扶困難黨員、群眾;組織評選“黨員示范戶”“好婆婆”“好媳婦”“美麗庭院創建示范戶”等身邊榜樣121名,引導黨員群眾向先進看齊。二是做實“一線工作法”。實行村干部包組、黨員聯戶制度,使每名黨員干部手上有任務、肩上有責任;組建“黨員先鋒隊”“紅馬甲志愿者服務隊”“老黨員及離任村干部調解隊”,發揮其在防汛抗旱、環境保護、社會穩定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村組召開“村民小組議事會”,實現“民聲有人聽、民事有人辦、問題有人解”。
在鄉村振興上出實招
壯大支柱產業,增加農村收入。整合上級扶持資金,推進油茶產業規模化經營,建成油茶標準化車間1000平方米、曬場800平方米,預計年產茶油500噸,為村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增加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30萬元。
突出環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按照“先治臟、后治亂、再治違”的工作思路,明確時間節點,集中人力物力,逐一攻堅、梯次推進,清除陳年垃圾約151噸、黑臭水體51處,拆除無功能建筑42間,沿村內主次干道栽種苗木花卉,主要路段播灑花籽綠化,扮靚村莊顏值。
樹立服務意識,推進工程建設。堅持從大局實際出發,配合市重點工程建設,做好德上高速、G206改擴建工程的征地拆遷、群眾安置等工作,對于工程建設中發生的矛盾糾紛,主動介入、及時化解;修建“四好農村路”25公里,村組道路均水泥硬化,籌措資金架設沿村主干道路燈260盞。
加強民生保障,提升百姓福祉。加大對低保戶、特困供養戶的幫扶力度,做好農民養老、醫療保險工作,配置體育健身器材10余件,舉辦大關鎮首屆農村春晚,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
在干事創業上謀良策
提升謀事能力。將上級的要求和本村的實際、群眾的意愿相結合,變成謀求發展的思路、落實任務的決心、推動工作的舉措;認真落實村干部述職述廉、公開承諾等制度,通過參加培訓、外出考察等方式,增強學習效果,提高村兩委班子干事創業的能力。
凝聚干事合力。堅持“團結出生產力、出戰斗力”,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村兩委班子分工不分家,形成團結戰斗的堅強集體;深入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堅持涉農事項民主決策,黨務、村務及時公開,嚴格落實“小微權力”監督機制,提高群眾信任度和滿意度。
激發成事活力。堅持把黨外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黨員培養成村干部的“三培養”目標,引導干事創業的能人向黨組織靠攏,建立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儲備臺賬。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用于休閑觀光等特色農業發展,推動“三變”改革和農民宅基地“三權分置”,村集體年收入達65.1萬元。(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