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日報:擦亮信用“金名片”提升基層治理新能力
時間:2022-02-10
來源:
桐城市通過擦亮信用“金名片”,走出一條黨建引領、信用推動、居民參與的城市治理新路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精致社區。
“小積分”激發大熱情
1月30日上午,在桐城市龍眠河廊橋上,一群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拿著屋頂灰塵清潔工具,正在仔細地清除廊橋頂棚的蜘蛛網和灰塵,一個多小時下來,原先猶如“盤絲洞”的頂棚在初陽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得到居民的交口稱贊。
這只是居民積極參加信用建設的一個縮影。該市啟動黨建引領信用社區建設,出臺城市居民信用等級評分標準,圍繞解決社區治理實際問題,把積極參加志愿服務、公共安全等9大類20項良好行為列入加分項,把亂停亂放、鄰里失和等13項不良行為列為扣分項,每一項都與社區治理密切相關,讓居民清楚地知道哪些行為鼓勵做,哪些行為不能做。對于存在失信行為的居民,鼓勵其通過參與社區治理、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等方式予以信用加分,進行信用修復。同時,出臺“1+12”一攬子福利政策,信用戶享受10-30萬元不等的貸款額度和利率優惠,并在乘坐城鄉公交、家庭成員體檢、安裝數字電視等12個方面享受免費和折扣,真正讓守信的人得到實惠。
“社區成立了‘六尺巷德鄰社’志愿服務隊,居民可以根據自身特長參加一支或多支隊伍,我們每月都要舉辦1-2次公益性活動,居民參加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就能獲得積分。”沿河社區黨委書記汪朝霞如是說。
數字賦能信用體系建設
該市依托文都e家基層黨建網格化管理平臺,建成信用數據實時更新、信用主體畫像精準、應用場景豐富的信用社區“駕駛艙”,根據反饋問題性質程度,對車輛亂停亂放等影響較小的,系統推送預警提醒,每月預警2次以上者并拒不改正的,予以扣分;對鄰里失和、故意破壞公共財物等嚴重失信行為的,每發現1次直接扣分。同時,該市還設立社區、網格(樓棟)兩級“六尺巷和諧理事會”,每半年對居民社會道德、人際關系、個人品行等定性指標進行評議,計入居民信用積分。
“現在,居民在手機上就可以查詢出個人信用積分、信用等級以及在樓棟、社區中的信用排名,居民個人的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不斷增強,維護小區公共環境、公共秩序的人越來越多,不文明行為越來越少。”翻身社區黨總支書記葉鮮說道。
在職黨員“回家”報到
在信用社區建設過程中,該市開展小城大家“回家”行動,推進駐區單位進社區、在職黨員進社區,充分發揮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參與基層治理積極性主動性。
歷經30余年風雨滄桑,西苑新村小區道路及雨污管網老化嚴重,停車位嚴重不足,私搭亂建、毀綠種菜等問題突出,成為典型的無物業管理老舊小區。2019年該市投入757萬元對西苑新村實行老舊小區改造,小區環境煥然一新。但不久以后,剛剛改造完成的小區由于無人管理,慢慢又有還原成以前那臟、亂、差的跡象。為此,西苑社區黨總支及時成立小區黨支部,32名機關在職黨員與小區黨員一起亮身份、亮承諾,參與小區建設,接受群眾監督。在黨組織的帶領下,西苑小區成立全市第一個紅色業主委員會,引進紅色物業,廣大黨員積極認領糾紛調解、困難幫扶、聯防聯控、義工義診等崗位,為居民提供一站式、組團式服務。
(通訊員 潘月琴 劉根杰)
來源:《安慶日報》 2022.02.10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