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開局年” 奮進“趕考路”】桐城:擦亮生態“底色” 共鑄綠色發展
時間:2022-02-1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生態環境優美的桐城主城區。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剛剛過去的2021年,我市聚焦環境質量提升,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狠抓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用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水平,打造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相適應的優良生態環境,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績單。
多措并舉繪藍圖,共建綠色家園
桐城西依大別山,東臨長江,自古就有“風景如畫、山川秀美”之譽。靜倚山水間、 映現古城韻,翠竹流云,松濤浮風,一片人在畫中游、車在林中行的綠滿文都新景讓人流連忘返,“水清、天藍、景美”,成為越來越多桐城人的切身感受……
2021年,坐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兩大金字招牌的桐城,乘勢而上,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良好“成績單”的背后,是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探索實踐。
去年以來,我市通過系統謀劃、綜合施策,先后制定出臺了《桐城市2021年應對氣候變化及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通知》《桐城市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包保督辦工作方案》《桐城市市直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在打好三大保衛戰、開展生態創建等工作中取得明顯成效,為“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合力當好環境監督員,呵護一方天地
2月16日一早,范崗鎮合安村的專職環境監督員王金鳳和李新泉就開始了巡查工作,由于頭一天正逢元宵節,部分路面存在煙花爆竹燃放后的殘留物,兩位監督員一邊協助環衛工人清掃,一邊叮囑周邊居民做好門前三包。
作為專職環境監督員,王金鳳和李新泉的日常工作就是在轄區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巡查,協助處理環境信訪、督促問題整改、協助環境執法等工作,做到生態環境問題第一時間發現、第一現場解決,確保小問題、一般問題不出村。
圖為市民在“水清、天藍、景美”的龍眠河畔休閑。
據了解,2021年,我市率先推行環境專項監督長制試點工作,出臺了《桐城市全面推行環境專項監督長制工作方案(試行)》,有效解決了河(湖)長制、林長制監督之外的生態環境監督盲區,提升了環境問題的解決效率。范崗鎮依托環境專項監督長制,體會到切切實實的好處。范崗鎮鎮長、環境專項監督長施立宇深有感觸地說:“環境專項監督長制著眼打通環境監管工作‘最后一公里’,把生態環境監管觸角伸向基層末端,有效提升了生態環境監管能力與水平,對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強化生態環境監管以及我鎮綠色裝飾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截至目前,我市共設立市級環境監督長27名、鎮街(園區)環境監督長31名、村級環境監督長448名,配備環境專項監督員353名,實現市(職能部門)、鎮(街道)、村三級領導全覆蓋、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全覆蓋、全市行政區域全覆蓋。
用心當好企業“服務員”,推進綠色發展
綠水青山出“顏值”,金山銀山有“價值” ,唯有鋪好綠色發展的底色,才有高質量發展的成色。2021年,我市不斷優化監管與服務,認真開展“四送一服”活動,深入推進“三優兩加強”工作,探索“點-線-面”立體服務模式,開通“環企直通車”,推行“123”工作法,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生態環境問題,助推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互利共贏。
桐城金日包裝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一直專業從事塑料印刷行業。時至冬月,廠區綠意盎然,沒有異味撲鼻,只有寒梅清香。而公司廠房外,赫然豎立著一根高聳的煙囪,據介紹,這是該企業新上線的RTO廢氣燃燒回收裝置,這套設備能將廢氣回收經過燃燒后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產生的熱能還能反饋為機器動能,既環保又節能。
圖為市環保部門工作人員深入企業指導。
安慶市桐城生態環境保護分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中隊長方桐慶介紹:“這家企業以前采用活性炭為主的傳統環保設備,效果有限,居民反應有異味,我們多次來企業溝通指導,新上設備以后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時,我們還為企業積極爭取了120萬元的政策補貼。”
2021年10月,該公司投資了400萬元對廠區進行了改造,新上了RTO廢氣燃燒回收裝置,與傳統處理技術相比,這套裝置具有換熱效率高、運行成本低、可持續凈化、排放達標廢氣的特點。該公司總經理江東升感激地說:“我們企業一直堅持環保的理念,但是苦于不了解相關設備,感謝環保部門多次派人來企指導、幫助選型,新上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環保設備,讓我們每個月至少能節省4萬元的電費成本。”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2022年,我市將堅定不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趙玲玲 徐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