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日報:司法為民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2-02-22
來源:
2021年,桐城市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工作目標,堅持“政治建院、公信立院、文化興院、從嚴治院、智慧強院”工作思路,履職盡責讓群眾司法獲得感不斷提升,為桐城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提供有力保障。全年共受理案件14694件、辦結13577件,法官人均結案340件,同比分別上升51.8%、43.6%、44%;受理、辦結案件數居安慶市第一方陣。
推動平安建設
桐城市人民法院保持對嚴重暴力犯罪的高壓態勢,審結殺人、傷害、搶劫、綁架等案件9件。嚴懲新型網絡犯罪,受理“數字貨幣”新型網絡詐騙等案件1件。加大對毒品犯罪的打擊力度,依法判處6件13人。積極推進反腐敗斗爭,審結貪污賄賂、瀆職案件2件2人。推進未成年人審判工作一體化改革,正式掛牌設立少年法庭,打造“蕾蕾姐姐小課堂”普法品牌,開展“送法進校園、普法護成長”活動,進一步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
增強人民群眾生活安全感,審結危害食品藥品安全、高空拋物、危險駕駛等案件84件,維護好老百姓的“舌尖安全”“頭頂安全”“道路安全”。嚴懲侵害婦女、兒童、老年人的犯罪,審結拐賣、虐待、性侵害等案件12件,對利用家教、培訓等工作便利猥褻兒童的被告人一律判令從業禁止。加強人權司法保障,242名未聘請辯護人的被告人指定辯護律師,271件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初犯、偶犯、未成年犯等2名被告人適用非監禁刑,對4名不符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予以收監。
護航經濟發展
桐城市人民法院精準服務“六穩”“六保”,出臺《為民營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司法服務保障的若干意見》,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組織22名院庭長結對桐城市22家重點企業,發放“法企聯系卡”,建立“法企聯絡群”,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點對點”司法服務。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工作從“線下”移到“線上”,實現立案“不打烊”,審理“云端見”,執行“不掉線”。
引導經營主體恪守契約精神、公平誠信交易,審結各類合同糾紛案件5616件。依法保護企業產權,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審結股權轉讓、利潤分配等公司管理糾紛11件,營造活力規范的投資環境。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出臺保障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實施意見,服務各類市場主體和創新創業。依法維護市場交易公平,審結合同案件、公司、股權等商事案件4616件,促進市場要素順暢流通。積極維護資本市場正常流轉秩序,審結、民間借貸、金融借款案件1948件,以司法裁判防范金融風險。
維護社會穩定
2021年,桐城市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337件,審結321件。嚴厲打擊貪污、受賄、瀆職、挪用資金、職務侵占等職務犯罪,審結2件2人。受理民商事案件6905件,審結6365件,涉案金額達15.9億元。加強對公民人身權利的司法保護,審結交通事故、醫療損害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738件。受理婚姻繼承、贍養撫養等家事案件789件,審結784件,調解撤訴率達51.96%。保障服務業發展,審結教育培訓、餐飲服務等服務合同糾紛案件8件。回應涉農領域群眾訴求,審結承包經營、宅基地使用、非法占用農用地、農機、農技服務合同糾紛等涉“三農”糾紛案件46件。堅持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與維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并重,受理執行非訴行政案件69件,審查并裁定準予執行67件,裁定準予執行率達97.1%。
增強群眾獲得感
該院深化家事審判方式改革,加強婚姻家庭糾紛調解,超過50%的案件以和解的方式結案。妥善化解贍養、撫養糾紛57件。在民商事案件中,大力應用“六尺巷調解法”實現案結事了人和。為生活困難當事人減緩免訴訟費20481元,向困難群眾發放司法救助金87人次,合計67萬元。積極推進“全域訴服”機制改革,推動實現一窗通辦、一站全辦、跨域聯辦,實現“當場立、自助立、網上立、就近立”交叉并行。全年網上立案1046件,跨域立案48件。建成文書集中送達中心,以郵政外包服務為支撐,構建集約化、一體化送達服務平臺,大大提高送達效率。訴訟服務質效指標綜合得分始終位列省、安慶市第一方陣。
全媒體記者 汪秀兵 通訊員 陳佳偉 謝永志
來源:《安慶日報》 2022.02.22 08版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