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關鎮:活用“高擺經驗” 賦能基層治理
時間:2022-03-16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大關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在引導群眾參與、激發內生動力上狠下功夫,其中百嶺村高擺組率先探索出群眾自主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的成功之路,受到各級肯定,被稱之為“高擺經驗”。“高擺經驗”是破解當前基層治理難題的一項有效探索。
堅持黨建引領,構建村級黨組織引領村民議事組同心同向、共同發力的治理格局。村級黨組織及負責人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抓在手上,常態化指導,幫助解決難題。通過村民小組議事會推選有能力、公道正派、為人熱心的村民擔任小組長;并成立以小組長、若干村民組成的議事組,賦予議事組相應權利,整治項目、資金使用、評選表彰等事項須經議事組集體商議。
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我是黨員我帶頭”行動,黨員亮身份、作表率,以“1+N”(即每名黨員負責聯帶若干農戶)形式帶動身邊群眾參與環境整治。 推行“鄉賢治理”模式,在村民組推選群眾認可度高的鄉賢為小組長,領辦基層治理事項。如高擺組小組長高根深帶領村民創造了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麻山村小沖組小組長汪月倉帶領村民修水庫、改梯田;麻山村歐家嶺組小組長陳后權帶領村民修建盤山道路。鄉賢小組長帶頭、帶動作用十分明顯。
村莊環境整治,資金是難題。為扭轉部分群眾“等靠要”思想,各村將籌資籌勞納入村規民約,引導村民以“眾籌”方式助力村莊建設。 今年來,歧嶺村新屋組村民眾籌出資,架起17盞太陽能路燈;金山村墓園組村民自籌10萬元硬化通組道路300米。推行“能人反哺”模式,號召在外杰出能人反哺桑梓、捐資捐物。如麻山村通組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大多是由在外能人捐贈;何畈村小元組人居環境整治中,自小在外創業能人束仁友出資10余萬元予以支持。
推行“村民小組議事會”制度,建立“學、說、議、干、評”五項議事流程,形成村民的事由村民自己謀劃、自己參與、自己動手的良好氛圍,鄉村治理內生動力得到激發。同時為保障村民知情權,設立“組務公開欄”,村民隨時了解身邊的“大事小情”、提出意見建議。如高擺組將人居環境整治所有收支明細均定期張貼組務公開欄,公開欄旁設意見箱。
當前,大關鎮正在全域推行人居環境整治“高擺經驗”,并逐步推行至平安建設、信訪維穩等領域,將自治、法治、德治融為一體,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胡圣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