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街道: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時間:2022-03-18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文昌街道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健全組織領導、政策銜接、責任落實、督導考核四大體系;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全力投入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來,為 “十四五”時期鄉村振興工作夯實基礎。
繪就“綠樹村邊,青山郭外”的山水圖——設施振興是支撐。農民住房條件改善,關系鄉村振興發展水平。作為城鄉結合區域,文昌街道有一半人口生活在農村,“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是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文昌街道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和演變趨勢,因地制宜推進新型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打造汪洋村集中居住點,統籌設計建設路網、綠化、給排水、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2021年爭取資金18萬元,實施一般農戶危房改造10戶,堅持城鄉建設“一本規劃、一張藍圖”,不僅讓農村有品位、有特色、有底蘊,老百姓也全部住上了安全住房。
繪就“稻糧豐碩,豬肥雞壯”的富足圖——產業振興是基礎。鞏固脫貧成果,筑牢產業項目發展,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所在。產業興旺才能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持久動力。為此,文昌街道積極爭取資金400余萬元,打造交通村、官橋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帶農、惠農、富農、興農提供有力條件。支持全街道50余家新型農業主體發展高效水稻、葡萄、草莓、稻蝦供養等生態有機農業、高效規模農業和訂單農業,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同時,結合新型農村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大石板村鄉村旅游、民宿等新興業態,重點開展農資、特色農產品觸網銷售業務,積極帶動村民聯網致富。2021年農戶家庭人均收入23560元、脫貧戶人均純收入達到16557元,比往年增幅10%以上。
繪就“蕭鼓春社,古風依存”的祥和圖——文化振興是動力。文昌街道將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發力點。一方面,實行“一村一策”“一戶一策”,深化電商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等工作,進一步增強低收入者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重點圍繞“三保障”,全面摸清薄弱環節,努力實現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落到實處。同時,聚焦邊緣群體和易返貧農戶,建立健全未貧先防機制,通過“保障+扶持”的雙向政策,為貧困群體創造新增收入等舉措,真正做到全面小康不落一人。
繪就“少長咸集,群賢畢至”的人才圖——人才振興是關鍵。文昌街道廣泛開展“一村一專科”學歷提升工作,鼓勵在職干部進行在職學歷提升、支持群眾參加職業培訓教育等;注重本土人才培育,鼓勵在外能人參與村莊發展;積極推進電子商務、快遞進農村,實現快遞服務覆蓋率100%;支持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健全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目前已建設了6個村級服務站,新增電商企業1家,將電商人才培訓常態化;依托村級各類便民服務網點,選聘“土專家”“田秀才”,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身邊人,強化人才振興助推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昌街道把文化建設和鄉村治理結合起來,推動住房“外在顏值”與百姓“內在氣質”同步提升。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以黃梅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旨在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開展“文昌好人”“十星級文明戶”評選等活動,營造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文昌街道黨工委以更大決心、更明確目標、更有力舉措,匯聚推動鄉村振興的合力,書寫好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方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