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甲鎮黃鋪村:林長帶動實現村美民富
時間:2022-05-12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老徐啊,這兩天外來游客多了,一定要站好崗,告誡過往的車輛、行人注意保護山林,嚴禁明火上山,共同守護好我們的綠水青山。”黃甲鎮黃鋪村黨總支書記、村級林長王立勇在巡林時對護林員徐光云說道。
近年來,黃鋪村先后被評為全國生態文化村、國家森林鄉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來黃鋪村觀光旅游的游客更是絡繹不絕。迎著徐徐山風,王立勇一邊巡林,一邊指點著遠方,滿懷豪情地講述村莊的華麗蝶變。
黃鋪村位于我市西部,距離市區25公里,屬偏遠山區村,也曾是我市最大的貧困村。該村山場面積有2.3萬余畝,占全村面積的70%。曾經的黃鋪村山多耕地少,靠土地流轉走不通;牯牛背水庫水源地保護區,靠水產養殖走不通;公益林占比大,發展林下經濟走不通。
如何找到一條黃鋪村行得通的發展之路,是王立勇一直思考的問題。該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通過摸索實踐,以全面推進林長制為契機,立足當地山場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林業經濟,以茶產業為主導,堅持護綠、管綠、增綠、用綠和活綠,積極推動林業產業提質增效,讓黃鋪村真正實現山青水綠、村美民富。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林長制的全面推行,不僅僅是釋放生態紅利惠及民生,更是有利于子孫千秋萬代發展。黃鋪村抓住機遇,依托村級“國字招牌”和現有茶園及油茶4700畝,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和旅游經濟,今年來茶葉產量達80000余斤,人均純收入增加7000余元,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由2016年的4.9萬元增加到2021年的73萬余元。依靠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少村民還開起了休閑旅社、農家飯館等,黃鋪村人真正地吃上了“生態飯”。
如今,行走在黃鋪村,群山環抱,山巒疊翠,茶香四溢,山間小溪流水潺潺,農房錯落有致布滿山坳,一幅山明水秀、村美民富的山居圖盡收眼底。
“自打吃上‘生態飯’,村民們最寶貝的東西就是村里的青山綠水,誰要想破壞一草一木大家伙都不答應。我們就是要依托生態環境優勢,把好山好水保護好,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王立勇說道。 (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