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甲鎮:打好“組合拳” 走好鄉村振興 “趕考路”
時間:2022-05-25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黃甲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在人才隊伍建設、產業發展、鄉風文明、基層治理等方面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打好“組合拳”,走好鄉村振興“趕考路”。
頭雁“領飛”,筑牢鄉村振興“主心骨”。該鎮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第一抓手”,以建強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積極探索建立“黨建+”工作機制,高質量完成鎮村兩級換屆工作,選好“領頭雁”,配強“火車頭”。推廣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增強全鎮群眾的法律意識,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確保全鎮大局穩定。
產業“飄香”,激活鄉村振興“動力源”。該鎮瞄定“黨建強、產業興、群眾富”的發展目標,強化黨建引領,立足各村資源優勢和區域特點,根據實際探索出“黨支部+合作社+黨員+農戶”和“黨支部+公司+基地+農戶”等運營模式,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積極打造特色農業布局,創建一批特色產業品牌,為產業發展注入大量“催化劑”。截至目前,全鎮相繼創響以“一片葉子、一根竹子、一根棒子、一包藥材”的特色產業品牌,逐漸成為群眾就近就業和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就業,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樹苗“澆水”,建好鄉村振興“人才庫”。實施“筑巢引鳳”工程,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環境,加強鎮村干部培訓,提高干事創業能力,持續開展“點菜式”技能培訓,力爭實現“培育一個,帶富一村”。牢固樹立“重實績、重品行、重適配”的政治導向,堅持謀劃先行,傾力打造出一批信念堅定、政治清醒、求真抓實的基層干部;同時積極引導全鎮致富能手、退伍軍人、大學畢業生等進入鎮村級黨組織,為鄉村振興“前沿作戰部”注入功能更強、結構更優的新“血液”。
文明“開花”,塑造鄉村振興“新氣象”。持續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動力。開展“最美家庭”“美麗庭院”“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鼓勵群眾講衛生、樹新風、除陋習,借助鄉村大舞臺積極開展各類文體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推動傳統文化發展,提高文化藝術魅力。今年以來,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0余次,服務群眾300余人次。
治理“有方”,繪就鄉村振興“美景圖”。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完成綠化提升和環境整治,提升改造成果,為老百姓留住田園鄉愁。守住生態紅線,深化“兩山”理論認識,嚴格落實林長制、河長制、湖長制、田長制責任,堅持抓好秸稈禁燒、農業面源等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生態環境總體質量。今年以來清理河面垃圾21次,整治水域面積13000平方米,清理整治亂搭建亂堆放20余處,拆除戶外廣告牌、落地廣告牌10多塊,清除“牛皮癬”30多處。(高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