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
桐城:多舉措織牢防溺水安全網
時間:2022-06-02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防溺水宣傳車進村宣傳。
6月2日上午7點半,6輛防溺水安全宣傳車從桐城市教育局出發,奔赴新渡、雙港、青草三個鎮。宣傳車將一路“廣播”,一路“宣傳”,走村進校,聲畫同步,開展防溺水宣傳。這是桐城市今年第一次集中巡回宣傳的最后一站。至此,全市所有鎮(街道)、村(居)、90余所中小學校首輪巡回宣傳全覆蓋。
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兒童防溺水安全教育,防止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保障學生生命安全,桐城市多措并舉,扎緊筑牢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安全網。
緊盯關鍵時間節點,強化宣傳教育。全市各學校緊盯放學、周末、節假日等關鍵時間節點,強化防溺水安全教育。市教育局充分發揮“部門監管”責任,將《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一封信》印發至每一位學生家長,適時啟動集中巡回宣傳活動。全市各教育集團校充分發揮主陣地作用,開展了以“珍愛生命,預防溺水”為主題的集會、簽名、黑板報、手抄報、知識競賽等系列安全教育活動,全面推進預防溺水“1530”安全教育模式(每天放學前1分鐘、每周五放學前5分鐘、節假日前30分鐘的安全知識宣講)。
圖為青草中心小學學生們在觀看防溺水手抄報。
多方聯手聯動,網格化管理知行蹤。鎮街黨委、政府進一步壓實水域管理,通過開辟宣傳欄、懸掛宣傳標語、印發傳單、完善警示標志等形式,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各校加強家校溝通,定期開展“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督促家長加強對學生離校期間的監管,對孩子行蹤要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內容、知歸時”。 三星學校將防溺水工作作為黨建書記領辦項目,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提高防溺水工作思想認識。新安中心小學對學生按村組分類,建立校外防護小組,對學生實行網格化管理,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孩子、困境學生、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均建立臺賬,并確立包保責任人,對私自下水或到危險水域玩耍行為,及時制止并向家長、老師報告。
消除安全隱患,配備救生設施。全市各地緊盯重點水域,全面開展危險水域風險隱患排查,組織專班對河灣、水庫、池塘、湖泊、工地深坑、深溝、攔河壩閘等各類水域,尤其是往年發生過溺水事故的重點水域開展全面排查。加強重點時間段對危險水域的安全巡查力量和頻次,做到及時發現險情、及時消除隱患。各校主動對接鎮(街道)、村(居),組織專班共同對轄區內水域進行全面排查,在重點水域設置安全警示標牌,逐一落實警示措施,同時有針對性地配強物防設施,科學配置救生設備。
圖為危險水域配備簡易救生設備。
壓緊壓實責任,構筑全員監管網絡。全市建立“四級聯系包保”機制,即市防溺水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聯系鎮(街道)、鎮(街道)聯系村(居)、村(居)聯系村組、村組聯系重點水域,明晰各方責任,擰緊責任螺絲。市防溺水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定期到聯系點開展防溺水工作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今年以來,全市已落實整改,完善1000余塊安全警示牌及部分危險水域的簡易救生設備。市政府把防溺水工作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和平安建設考核,教育行政部門將防溺水工作情況納入學校年度目標考核。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履行預防溺水職責不認真、部署預防溺水工作不及時,造成重大溺水事故的相關單位和責任人,將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
防溺水教育警鐘長鳴,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正一說:“‘防’字當頭,遠離危險,是防溺水、保安全的重要環節。暑期我們還將開展兩次集中巡回宣傳,每次一周時間,把我們的聲音送到千家萬戶。 ” (汪桂云 曹姍 朱澤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