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優化安商服務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時間:2022-06-28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桐城經開區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以高標準為推進方向,以企業需求為根本導向,以創新突破帶動營商環境整體提升,在安商服務的難點、堵點、盲點、痛點上下功夫,積極指導幫助企業解決最關心、最緊迫、最現實的問題,齊心協力優化安商服務,營商環境持續向好,全方位激發了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桐城經開區安商服務的現狀
在推進項目落地過程中,安商服務沒有終點。“招得來”是前提,“能落地、能發展”才是關鍵和核心。為此,桐城經開區持續深化快捷安商服務,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建強專班服務機制。桐城經開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鮮明導向,堅持“圍繞重大項目轉、為了重大項目干”工作思路,針對重點項目,安排專人組成專班,成立重大項目建設聯合指揮部和建立“1+N”工作機制,主動對接,頂格推進、頂格協調、頂格服務重大項目,從項目在談到簽約、從項目開工到竣工投產,全過程為項目建設提供“媽媽式”服務,做到工作當場協調、問題當場解決,全天候、全過程推進項目建設,確保安商服務不斷鏈、項目早建成達效。以總投資70億元的年產20GWh動力電池產業化項目為例,該項目從簽約、開工到廠房交付,僅用時6個月,實現“簽約即開工、半年即交付”,這樣的建設速度,刷新了國軒在外投資的建設速度,也刷新了桐城經開區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地速度。
二是推進惠商政策落地。桐城經開區積極對標中央和省、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要求,靶向施策、借勢發力,以政策落地之效確保安商服務之優、促進經濟之穩,在思想上、行動上擰成一股繩,同時堅持刀刃向內抓落實,清單化、條目化、節點化推進重點工作、重點任務落地見效。以北京大學未來學院教授陳海峰投資的骨牙修復醫用材料生產項目為例,桐城經開區安排專人幫助其成功申報安徽省扶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獎勵政策,助推北京大學未來學院在桐設立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與先進發達地區相比,桐城經開區的安商服務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部分事項尚未放權到位,企業辦理相關事項尚未實現線上“一網通辦”;二是部分工作人員靠前服務意識不強,安商效能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三是項目建設保障力度不大,部分要素供給存在短板。
如何進一步提升桐城經開區安商服務能力與質效?
下一步,桐城經開區將圍繞“打造千億園區”目標,找準工作推進中的難點、堵點、痛點癥結所在,分類施策、根治解決,營造更好的安商、穩商氛圍,以更加精準、更加有效、更加實際的舉措為企解難、助企發展,為桐城奮力重返“全省十強”做貢獻。
一是完善“一網通辦”通堵點。完善經開區辦事大廳標準化建設,對業務人員進行集中培訓,扎實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爭取依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將投資項目從注冊到竣工驗收的所有審批和服務事項全部納入經開區辦事大廳,真正實現經開區項目“一網通辦”。同時對經開區內各事項的辦理環節、辦件材料進行精簡,對辦理時限進行壓縮,做到至少與市直單位標準一致,努力向全省最優、全國最優指標看齊。
二是強化“縱橫監督”求實效。要做好橫向和縱向監督工作,對標指標督查工作成效,提出優化措施,實現2022年營商環境大提升大進位,全力建成一流營商環境,用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激發產業經濟活力,以順應改革發展潮流,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同時,要厚植“安商就是招商”理念,通過加強服務項目落地,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感,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切實把桐城經開區營商環境做實、做優、做成品牌,以安商帶動招商。
三是優化“軟硬環境”強保障。要深入排查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急難愁盼”,及時掌握企業發展現狀和項目建設情況,加快完善園區路、管、污、水、電、氣、通信等綜合配套設施,解決發展“硬”環境不優的問題;加大項目用地、金融服務、用工等各類要素保障資源的整合力度,進一步強化配套功能,提升園區發展承載能力,為項目落地建設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桐城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何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