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巨變看桐城】桐城:夯實“智造名城” 搶跑發展新賽道
時間:2022-07-18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編者按:為喜迎黨的二十大、全面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桐城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桐城融媒從即日起推出【十年巨變看桐城】專欄,從工業、農業、農村、民生、生態、文化等方面入手,采擷精彩片段,展示桐城近十年高質量發展的非凡成果,以饗讀者。
圖為桐城國軒新能源項目簽約儀式現場。
日前,桐城國軒新能源項目日產4萬只方形磷酸鐵鋰電池下線,該項目是桐城招商項目“落地即開工”的典范之作。當月談判、月底落戶、8個月建成投產,刷新了桐城項目建設速度,為夯實 “智造名城”增添了砝碼,拓展了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空間。
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兩手抓”
圖為匯通汽車部件公司智能化生產線一角。
無工不富。桐城市堅持穩中求進,牢固樹立“工業立市”“工業強市”不動搖,連續40余年,用“一號文件”引領工業經濟發展,一手抓傳統優勢產業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落地,現已形成綠色包裝、機電裝備兩大優勢產業及醫工醫藥、硅基新材料、生態家紡等特色產業發展體系。
匯通汽車部件、微威膠件是桐城本土企業的佼佼者。前者是首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后者掛牌院士工作站,成立全省唯一由企業主辦的技術研究院,研發出的高阻尼復合隔聲板獲得國家環境技術進步二等獎。桐城汽車零部件獲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永生公司專注“輸送機械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入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省專精特新企業。
安徽金田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落戶桐城10年,獲得中國民營制造業500強、省民營100強企業,有力助推了桐城塑料包裝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從“鋪天蓋地”到“頂天立地”的能級提升、從“散亂污”到綠色包裝質的飛躍。百世佳包裝公司是專業瓶蓋制造商,從名不見經傳到“中國包裝百強企業”,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一個個拳頭產品、領軍企業支撐起桐城工業經濟的脊梁, “桐城制造”邁向“桐城智造”。10年來,桐城市接續出臺穩企惠企政策,推動政產學研深度合作。全市現有國家級研發平臺5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7個。先后榮獲“全國中部百強縣”“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市)”“安徽省制造業發展綜合十強縣(市)”“安徽省首批創新型建設縣(市)”“安徽省制造業發展增速10快縣(市)”。
強化要素保障 壯大產業“筋骨”
圖為“智匯文都 共贏未來”資本高峰論壇現場。
營商環境就是軟實力。連續10年,桐城促改革、強服務,不斷強化要素保障,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推行“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堅持市級領導聯系重點項目和企業制度,常態化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促進市場主體穩定增長,壯大產業“筋骨”。
近年來,桐城先后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全面落實各項紓困惠企政策。2021年共減稅降費2.1億元,兌現各類產業扶持資金1.16億元;制定《桐城市工業企業績效綜合評價實施意見》,在安慶市率先推行“畝均論英雄”,倒逼企業轉型。2021年共清理閑置土地1057畝;實施一批突破性的和帶動性、示范性強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2021年技改項目投資完成48.7 億元,增長25.9%。
設立市長質量獎,引導企業塑造品牌,積極推進品牌戰略。全市現有中國馳名商標17件,節能環保和汽車零部件產業先后榮獲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先后獲評省產業集群專業鎮7家、省級特色小鎮1家,進入省級特色小鎮試驗名單1家,培育國家級小巨人1家、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5家。
服務無止境。創新推行周末輪崗制度,服務“不打烊”;設立涉企服務窗口和“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落實政務服務“好差評”機制;常態化舉辦“與企同行”早餐會、夜話會,推動招商引資實現大突破、項目建設實現大發展。
引“種”落地 “鏈”出高質量智造線
圖為桐城現代智慧農業產業園一角。
10年前,中建材桐城新能源公司落戶桐城,這是首個落戶桐城的國企、央企類企業,種子式的企業。該企業以產品、科技創新推動行業技術進步。不僅自身強壯,還一花引來百花開,產業鏈賦能,“鏈”出了一片新天地,“鏈”出了桐城工業經濟高質量智造線。
中建材桐城新能源公司投資興建的桐城現代智慧農業產業園把農業變成了工業化生產,展示了農業生產新業態,提高了農業的產出率。其下游企業中建材浚鑫2019年在桐城投產以來,年均產值14億元,利稅3500萬元。未來年均產值25億元,利稅可達8000萬元。中建材浚鑫公司總經理李建飛介紹:“目前公司正在洽談在桐增加投資事宜。”
桐城國軒新能源項目總投資70億元,占地面積約1200畝,年產20GWh的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50億元。
從“撿到籃里都是菜”,到招商引資、招商選資、招大引強、雙招雙引、以商引商,10年來,桐城著力集聚式、鏈接式發展,節能環保特色產業集群(基地)集聚了中建材新能源、金田新材料、美祥實業等一批節能環保龍頭骨干企業,2021年實現主營業務總收入156.3億元,增長12.8%。
10年來,桐城工業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升。規上企業由2012年的200多家增加到399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達83家,高新技術企業達64家。全市規上企業工業產值從300 億元增長到590億元,同比增長了97%。今年1-6月份,桐城市新簽約項目36個,簽約總投資額154.47億元;實際利用省外資金89.41億元,同比增長12.18%;新入省庫項目3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6個,10億元以上項目2個。
風正一帆懸,桐城工業經濟正全速搶跑“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賽道。 (汪桂云 曹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