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日報:“內搭平臺、外聯老鄉”實現發展新突破
時間:2022-07-22
來源:
1-6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收增幅全省第2,工業用電量增幅全省第2……
1-6月,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45個,同比增長83.26%;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7個,同比增長68.75%……
2022,行至過半。面對疫情、經濟下行等多重壓力,安慶交出了“重振雄風、重塑輝煌”的第一份答卷。
一個一個經濟數據,一個一個落地項目,彰顯著市委、市政府越是艱難、越是向上的的韌勁和決心。也用結果證明了過程:推出僅半年多的“內搭平臺、外聯老鄉”新打法,切實可行,并且已經奏效。
“鳳還巢”:重振雄風“安慶有我”
開展安慶籍在外人才信息征集活動,建立涵蓋商、學、藝、僑等各類在外人才大數據庫,完成人才信息采集近20萬條;
持續建立安慶籍在外企業家信息庫,已收集高管級以上安慶籍企業家3312人;
市領導帶頭,“三顧茅廬”,邀請回鄉考察,同時通過組建商協會、常態化開展活動等方式把在外企業界人士組織起來……
去年10月,市委、市政府立足安慶資源稟賦,特別是在外人才優勢,提出“內搭平臺、外聯老鄉”新打法,動用一切力量“引鳳還巢”。
上半年,在“內搭平臺、外聯老鄉”集結號的感召下,越來越多在外老鄉帶著“真金白銀”回鄉投資興業;在“重振雄風、重塑輝煌”的歷史使命中,一只又一只“金鳳”還巢,發出“安慶有我”的鏗鏘承諾。
比如,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在安慶經開區投資11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戰略新基地項目;
“世界銅王”王文銀,在潛山投資100億元的正威潛陽新材料產業園項目;
國軒新能源董事長李縝,在桐城投資70億元的桐城國軒新能源項目;
深圳慧儒電子科技董事長王孫根,在潛山投資58億元的年產8萬噸銅箔項目;
在安慶籍投資人“外腦”力量的幫助下,安慶無中生有謀劃發展“新賽道”。以生命健康和生物科技未來產業為主攻方向的“雙生谷”,4.6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建設已啟動,首發項目北大未來研究院等一批創新項目即將進駐……
據統計,目前,我市宜商回歸投資項目已達121個,協議投資額658.42億元,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12個。
老鄉,這一安慶引以為傲的名片,如今已經成為安慶振興發展的強大底氣。
“強平臺”:“回安慶,對了”
公司注冊全程代辦、3個工作日項目備案獲批、一個月環評過審、水電等準時接入……僅僅兩個月,總投資20多億元的半導體及新能源汽車散熱件生產項目,一期廠房按計劃接電試生產。這讓回鄉投資的汪浩感嘆:“回安慶,對了”。
這半年,“回安慶,對了”成了很多安慶老鄉的共同心聲。
桐城國軒項目,“簽約即開工、半年即交付”。在這個“不可思議”的速度中,有太多讓桐城國軒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平感動的事情:比如,4月20日凌晨零點12分,他在群里發了一張截屏,內容是第二天需要增加70名現場作業工人的信息;盡管已是凌晨時分,但是桐城市委書記章周中等都第一時間回復了這條信息……
慧儒銅箔項目,創造了“21天簽約、30天拿地、40天開工、156天封頂”的安慶“雙招雙引”新速度;美的新能源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奠基,用時僅兩個月;天勁新能源項目,從第一次對接到成功簽約不到一個月……
大項目落戶、開工、建設,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服務之優,得益于“內搭平臺”。
現在,在安慶,已經建立起多層次、立體化政企聯系溝通機制,每月舉辦“宜咖吧”企業家沙龍,每兩月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市縣兩級設立企業服務中心,落實領導干部聯系包保企業項目制度,推行招商項目落地全程代辦機制,努力讓線索能第一時間掌握、項目能第一時間落地、問題能第一時間解決。
現在,在安慶,已經全面建立起產業鏈“鏈長制”,設立8個產業鏈專班;園區體制機制創新全面推進,首批對標學習長三角改革創新舉措20項已經落地;全面打響網格化清理處置閑置低效用地攻堅戰,主城區率先清理處置5000余畝,正在向縣域全面推開……
全媒體記者 江月
來源:《安慶日報》 2022.07.22 01版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