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桐城市水利局:全域調度水資源 引提并舉解旱情
時間:2022-08-10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自出梅以來,桐城市平均降雨量173.7毫米,較常年367.2毫米偏少五成。據氣象部門預報,未來10天桐城市繼續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旱情呈現加劇趨勢。針對當前旱情,桐城市水利局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先地表后地下”的用水原則,精準發力,合理調度,全力保障群眾生活用水和農業生產用水,最大限度降低干旱帶來的不利影響。
提前謀劃,引江濟湖。7月12日,桐城市水利局請求安慶市水利局協調開啟樅陽閘,引江水入湖抗旱,引江濟湖水量達3500萬立方米。為防范可能出現的夏秋連旱,桐城市水利局指導沿湖4鎮(孔城、金神、嬉子湖、雙港)及時做好提湖水抗旱工作,充分利用菜子湖的充沛水資源,最大可能引湖水蓄滿各圩口內的塘壩堰塥,保證群眾生活用水,滿足農田灌溉需求,有效緩解了菜子湖區周邊旱情。
全域調度,蓄水保水。桐城市水利局統籌防洪保安和供水安全,出梅以后連續發布3次抗旱預警通知,指導各鎮(街道)、水管單位科學調度中小水庫、水閘等水利工程,按照蓄水上限控制,盡可能多蓄水保水。8月7日上午,樅陽閘內外水位差達3.63米,超出樅陽閘安全運行范圍(3.0米),安慶市就關閉樅陽閘保水抗旱與放水保閘兩套方案召開協調會,桐城市水利局在會上積極爭取,促成保水抗旱方案落地,最終在樅陽閘下搶筑圍堰,減小閘門內外水位差,確保菜子湖水位不出現明顯下降,最大程度保全水資源,緩解環湖各鎮的旱情。
加強監測,動員節水。進入8月份,桐城市水利局每周對水庫、塘壩現有蓄水情況進行摸底,重點對境內兩座中型水庫水源地進行研判,分析未來30天生活生產用水需求,同時發出《節水倡議書》,動員全市上下共建節水型社會,用好每一滴水,保障人畜飲水安全和農業灌溉需求。
加大投入,抗旱自救。各鎮(街道)通過開明渠、挖河滲、建水窖等方式開展生產自救。孔城鎮利用沿湖及孔城河周邊水源充足的優勢,提水、引水抗旱,動用各類機泵120多臺套,已灌溉農田4萬余畝;新渡、雙港、鱘魚、黃甲等鎮采取打圍堰、建擋水壩、開挖河滲等工程措施蓄水保水,引河湖庫水灌滿境內溝渠塘;青草鎮投入抗旱水泵167臺套,挖掘機3臺,出動抗旱服務隊137人,開挖河滲5處,開挖渠道1200米,灌溉農田1.5萬畝;龍眠街道通過新建水窖方式蓄水,確保山區農村供水安全;金神鎮從市水利局借用80KW移動式提水泵,投入提水抗旱。(汪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