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助力鄉村振興 打造示范標桿
時間:2022-08-11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今年以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應12宗鄉村振興項目用地,面積69.8畝,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31份,投入唐灣鎮大塘村、嬉子湖鎮朱橋村幫扶資金9.9萬元。
國土空間規劃。扎實做好“三區三線”劃定工作,初步形成全市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圖”(“三區”指生態、農業、城鎮三類空間;“三線”指的是根據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
村莊規劃編制。根據3個試點村莊規劃編制經驗,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居民點布局、人居環境整治和歷史文化傳承,加快調整完善村莊規劃編制步伐,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78個村莊規劃,實現村域疊加到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
打造示范標桿。范崗鎮高黃村以土地綜合整治為主線,將農用地整理項目與發展生態種植緊密結合,實施低效園地(5.02 公頃)、殘次林地(24.04 公頃)、廢棄坑塘復墾(3.34 公頃)復墾工程,建設高標準農田 85.64 公頃,對現有的中低產田和低洼地進行“旱改水”改造(9.47 公頃),實現以土地綜合整治為主線的村莊產業升級范本、以農業產業化為特色的近郊型觀光村落和以公共基礎設施完善為樣板的游居示范村。
耕地占補平衡。截至目前,已“找回”耕地3319畝,正在抓緊做好復耕管護。2個批次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拆舊區總面積935.46畝通過安慶市局驗收,另有2個批次,拆舊區總面積962畝已完成復墾。
創建綠色礦山。新建礦山全部按照綠色礦山標準建設,大中型生產礦山建成率達到60%以上,全市綠色礦業格局基本形成。推進大關鎮百嶺地區、范崗鎮-文昌街道、青草鎮建筑用片麻巖集群發展,加大資源開發與保護力度。大關鎮百嶺村楓香嶺建筑用片麻巖礦(儲量25235.57萬噸)正在前期投產籌備中,該村規劃從礦區生產布局、村組搬遷、產業發展、生態修復等方面綜合考慮,最大限度減少礦山建設對鄉村的負面影響。
振興鄉村文旅產業。鼓勵村民將閑置宅基地和房屋,轉讓或出租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民宿、農家樂等用于發展鄉村文旅產業。在文昌街道“大石板村民宿項目”用地預審和選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中,積極與街道(村)加強對接,多次實地踏勘,及時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并跟蹤項目進展,落實批后監管。(戴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