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高質量發展大家談”征文】立足本土資源 推進鄉村振興
時間:2022-08-25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7月14日,全省鄉村振興局長視頻會議召開,總結了鄉村振興集中排查工作,對考核評估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進行了調度,且省市兩級先后通報暗訪調研情況,其中暴露出的我市鄉村振興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容忽視。對于桐城高質量發展來說,鄉村振興是重要一環,針對問題補短板、搶抓機遇爭一流尤為重要。當前脫貧攻堅已取得決定性勝利,改善了鄉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了當地群眾的生活質量。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推進桐城高質量發展中,推行鄉村振興戰略,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就需要將近期與長期、打基礎與謀未來緊密結合起來,促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從而助推桐城高質量發展更上一個臺階。總的來說,我認為桐城眼下要立足于本土資源,謀劃好以下幾點:
第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桐城地處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西依大別山,東臨長江,交通便利,素有“七省通衢”之稱,是皖西南的交通樞紐和承東啟西的通達之地,擁有“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中部百強縣(市)”“中國農產品加工基地”等國家和省級榮譽20余項。農業產業發展有一定基礎,但品牌效應不強,以富鋅糧油、“桐城水芹”、“桐城小花”等為代表的農產品跨區域知名度不高,直接影響的就是銷量,進而影響價格定位,使得好產品賣不上價,對農民增收、財政稅收都有一定影響。故而打造農業產業集群,形成品牌效應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是一條可行之路。例如在8月15日,黑龍江大農業投資交流會暨農業品牌發布會隆重發布黑龍江省級農業區域公用品牌“黑土優品”,集中簽約87個合作項目,簽約金額達1516.5億元,其中涉及種植養殖、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農業金融、農業科技、生物農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等眾多領域,美團旗下零售平臺美團優選也受邀出席本次會議。可見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打造區域品牌,充分發揮新興電商本地化業務優勢,連接優質生產商與全國消費者,通過產地直采、流量扶持、品牌共建、人才培養等方式,激活本地消費,助力農產品上行,從而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因此對于桐城來說,一方面就要穩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連成一片形成區域規模化,打造有影響力的桐城品牌,延伸特色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利用“傳統銷路+電商”模式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用好用活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幫助農民增收,為農業增收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依托本土資源稟賦加大對龍頭企業的引進和幫助扶持。桐城有山有水,旅游資源豐富,在農產品加工企業將優質農產品銷售出去的同時,利用合肥都市圈南翼門戶城市優勢,引進專業景區運營團隊發展鄉村民宿等特色旅游將游客請進來,體驗休閑農業,品嘗特色農產品,將深加工的衍生產品作為特產進行銷售,打響品牌知名度,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輻射周邊地區發展,為桐城地方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第二,千方百計壯大人才隊伍。桐城被稱為“文都”,從古時候“窮不丟書、富不丟豬”“五里三進士、隔河兩狀元”到近現代桐城走出的3000名博士、近20名院士,人才是桐城最為引以為傲的資源。俗話說“人才聚,事業興”,人才是農村發展的重要基石,要迅速發展,就必須要有“人才”的新鮮血液,才能保證鄉村振興之路有才可用。對于桐城來說,一要健全鄉村人才振興制度,制定引才政策,做好各類人才引進、培育、服務工作,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才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相信那些在天南海北、心系家鄉的游子還是想回到故土,說鄉音、話鄉情,在熟悉的土地上干出一番事業來。二要走出去與省內中科大、安農大等高校、科研院所等進行結對共建活動,實現高校人才、教科研成果等優勢資源與縣域、鄉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有效對接。三要發展壯大本土人才,利用桐城現有院校課堂、“出彩桐城”APP等線上線下平臺,開設先進農業科技知識、生產技術、勞動技能、經營素質和管理經驗等課程,舉辦農業產業技能評比大賽、農業展交會等形式的活動,營造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培育出新型職業農民,實現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奠定鄉村振興人才基礎,讓農民群體生活得更加美好。
第三,堅定不移建設鄉風文明。桐城有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桐城派”,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占有顯赫地位,至今仍擁有比其他地方更具深厚、優良的鄉風、文風。而鄉風文明建設能夠激發了鄉村內生動力,提振了鄉村群眾的精氣神,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桐城作為一個文化之城,首先要立足本土優秀文化進行挖掘和繼承,尤其是民俗文化,例如“窮不丟書,富不丟豬”的崇文重教、“六尺巷”的謙和之風等,實現傳統文化復興,產生讓人們具有強烈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其次要弘揚傳統美德活動,尤其是家庭美德,舉辦以孝道文化等為代表的“好婆婆”“好媳婦”評比等,弘揚身邊的典型,例如我市文昌街道官橋村的周桂蘭、劉巧毓婆媳二人因接力照顧聽障鄰居葉圣祥四十余載,光榮獲評2022年第二季度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榮譽稱號,充分體現了孝老愛親的美德傳承。對此類身邊人身邊事、擁有示范作用的典型進行大力弘揚,更能將周圍人的思想、情感帶入其中,將優良家風、家訓代代傳承,通過以家庭文明為基礎,夯實文明建設的根基,讓農村成為有魅力的家園。
綜上所述,推行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農業現代化、實現并深化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戰略目標,需要廣大黨員干部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并結合本地資源稟賦,制定好、實施好強農富農政策,奮力開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局面,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文昌街道 陳澤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