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高標準農田助力高質量抗旱
時間:2022-08-30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日,在金神鎮楊公村千畝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泛著淺黃的光澤,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離稻田不遠處,楊公提灌站55千瓦水泵機組正在持續運轉,白花花的水流沿著矩形灌渠歡暢地流淌。
2020年,楊公村落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清理河塘,修建了5.2公里高標準矩形渠,通過五級提水站,將嬉子湖水源輸送至高崗田,全村3500多畝農田得到有效灌溉。一位楊公村村民這樣說:“以前五天五夜都澆不到水,現在兩天兩夜全村的高崗田都能得到灌溉,效率真高啊。”
在金神鎮萬新村高鐵高架下,四臺潛水電泵和一臺22Kw水泵機組日夜不停地將馬宕湖水提到附近當家塘,再分級向上游提灌站輸送,通過子渠輸送至農田。得益于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設,萬新村3000多畝水稻得到灌溉,長勢良好。
入夏以來,我市遭遇持續高溫和旱災。為了抗旱保苗,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黨員技術骨干成立七個指導組,深入基層指導檢修抗旱機械,指導維護水渠、提灌站、蓄水池、攔水壩等高標準農田設施。除了金神鎮,在孔城鎮、呂亭鎮高崗田塊和雙港鎮、嬉子湖鎮圩畈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為當地種糧大戶抗旱保苗發揮積極作用。
近年來,市農業農村局狠抓高標準農田建設,目前已建成灌渠530公里,其中干、支渠54公里,斗、農渠476公里,渠系建筑物4579座,攔水壩62座,提水電站126座。市農業農村局分管領導說:“高標準農田建設,既節省人力,提高了灌溉效率,又避免了跑冒滴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在抗旱保苗中發揮的作用十分明顯。下一步,我們將利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結余資金,興修當家塘,增加水源蓄水量,保障農田灌溉,提高抗災能力。”(程紅雨 疏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