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在行動
大關鎮:攻難點 樹亮點 美麗鄉村入畫來
時間:2022-09-13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小康不小康,環境算一樁。”環境就是民生,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今年來,大關鎮始終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創建,讓庭院更美麗。“村里這次評比活動開展得非常好!現在每家每戶都能自覺打掃衛生,院子里干凈整潔,再種點花花草草,生活安逸得很!”卅鋪村龍塘組“最清潔戶”史良福樂呵呵地說。
近年來,該鎮始終以“庭院美、居室美、廚廁美、家風美”為導向,大力開展“美麗庭院”“清潔戶”等評比活動,結合人居環境專項整治改善行動,進組入村發放倡議書,號召村民落實“四凈兩規范”“四勤兩參與”等政策,爭做改善環境的先行者、文明村風的倡導者。
該鎮每季度在轄區內15個村開展一次“美麗庭院”評選活動,今年以來,共計開展活動兩次,選樹典型60戶。此外,各村結合實際,在村內開展“清潔戶”“最美農家”等評選活動,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改廁,讓生活更方便。“以前的旱廁衛生環境特別不好,一到夏天蚊蟲特別多,刺鼻的臭味讓人受不了。如今改廁之后一點味道都沒有了,既方便又衛生,省心多了!”胡埠村村民李峰云家的廁所進行了改造,干凈無異味的衛生廁所給他的生活帶來不少便利。“戶廁改造看起來是小事,但事關農民的福祉,一點也不能馬虎。”每年改廁工作開展之初,鎮里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部署工作安排;村級發放倡議書,入戶登記摸排改廁需求。同時,鎮村兩級做到每戶必到,跟蹤施工,確保每戶廁改符合標準。自實施農村改廁項目以來,該鎮15個行政村共計改廁3486戶,今年認領的600戶改廁任務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預計9月底前完成改造。
清淤,讓河塘更清澈。走進旵沖村,房屋錯落,村道明凈,碧水環繞,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畫中,旵沖村階段性的整治成果是大關鎮河塘整治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為切實解決河塘“臟、淤、堵”等問題,大關鎮多措并舉,以“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為治理目標,在10個村大力開展“青清河塘”專項行動,將18口塘清淤任務統一發包給施工隊進行集中整治,并修建健康步道,沿岸栽種苗木花草,實現“山清水秀有魚蝦”的工作目標。
該鎮建立動態巡查機制,常態化開展河塘清理整治工作,對巡查過程中發現的水面漂浮物、岸兩側垃圾等問題,做到及時反饋、及時整治。同時,充分利用村民小組議事會,五老、聯防長等社會群體作用,大力宣傳河塘保護的重要性,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確保河塘清澈、岸線優美。
如今,“美麗庭院”“衛生廁所”“河塘清澈”已然成為該鎮人居環境整治的靚麗名片。下一步,該鎮將不斷“攻難點、樹亮點”,全面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提高。(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