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倡導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新風
嬉子湖鎮朱橋村:移風易俗澆灌文明之花
時間:2022-09-1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為弘揚文明新風,嬉子湖鎮朱橋村堅持把移風易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培育文明鄉風、強化村民自治、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上下功夫,讓文明新風在朱橋村開花結果。
注重宣傳引導,把好“方向盤”。為了讓移風易俗理念深入人心,該村結合實際村情,充分利用宣傳欄、公交站牌、文化墻等載體張貼移風易俗宣傳海報傳單800余份。積極利用微信群、QQ群和鄉村“大喇叭”等媒介,并通過入戶走訪、村民組會議、黨員大會等廣泛宣傳,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勤儉節約、孝老愛親、紅白喜事簡辦等移風易俗新風尚,讓群眾接受熏陶,潛移默化地轉變思想。
強化自治約束,拉高“標準線”。鄉村善治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該村通過多次召開村民組會議,征求廣大村民的意見,根據村情實際制定了村規民約,對紅白喜事宴席標準、彩禮、操辦程序等進行了規定,并制度上墻。同時,嚴格發揮紅白理事會的作用,對整個過程實現全面監督,讓群眾不丟“面子”的同時,也減少了人情負擔,有效實現了群眾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
深化示范帶動,當好“標桿尺”。該村堅持抓“重點群體”“重點領域”,發揮“關鍵少數”的作用,加強學習引導,通過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專題座談會等形式,對廣大黨員干部開展移風易俗教育。嚴格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實行紅白喜事報備制度,組織黨員干部、村兩委簽署85份承諾書,帶頭做好移風易俗先行者。該村還積極做好“好婆婆”“好媳婦”“文明家庭”等推選評比活動,通過發揮道德模范的作用,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群眾向榜樣學習,引導群眾向上向善,弘揚文明新風,放大社會正能量,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向縱深發展。
豐富文化生活,吃足“精神糧”。該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等為陣地,配備專業器材,制定管理辦法,不斷強化文化陣地建設。與此同時,依托“我們的節日”、送戲下鄉等惠民文化活動,在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佳節關鍵節點開展主題活動,舉辦“移風易俗”理論宣講……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也讓文明新風入腦入心,為鄉村振興塑魂。(李靜 方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