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集合要素資源 賦能企業創新
時間:2022-09-21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全方位推進科技創新、企業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品牌創新,近年來,桐城市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和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著力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打造“智造名城”。
加強科技創新主體培育,增強企業創新動力。桐城每年設立7000萬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推進“數字桐城”“智造桐城”“創新桐城”“效率桐城”建設,重點支持推進產業數字化改造和數字產業化發展,鼓勵企業深度上云、培育“互聯網+制造”示范及平臺培育,鼓勵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支持企業“機器換人”,加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隊培育,支持企業參與標準制訂,鼓勵企業推進技術公關協同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目前,桐城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6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5家、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
加快創新平臺建設,增強企業創新支撐力。桐城鼓勵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在桐設立技術轉移中心(聯盟)產業研究院、研發機構和研發總部,對設立機構實體運作、引入核心技術并配備核心研發團隊的,給予資金扶持。目前,桐城建有5個國家級研發平臺、17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9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9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級工程實驗室、省級新型研發機構3家、博士后工作站5個、省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站4家、技能大師工作室20家、院士工作站2家。由桐城市政府和合肥工業大學共同設立的產業研發中心已“揭榜掛帥”項目3個,初步確立合作意向項目9個。
加快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企業創新核心競爭力。桐城實施“文都英才”工程,實行柔性引才機制,市財政每年安排3000萬元,兌現人才政策獎勵。目前,桐城各企業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超400人。同時以“兩強一增”科技強農行動為契機,獲批設立省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站2家;組建8個科技特派團,并與省農業科學院組建復合型科技特派團1個,服務8家企業、9個村。
完善科技創新投融資支持體系,夯實企業創新硬投入。桐城設立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專門服務于科創型企業股權融資,目前已投資5家企業,共計1.5億元;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廣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助企融資,目前,我市科技金融產品有中信銀行的“科創e”貸、工商銀行和桐城農商銀行的“園區e貸”、徽商銀行的“云押貸”“科技e貸”等,今年以來,全市金融機構累計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15戶、11145萬元。同時,積極引導激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全國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上市,目前,已有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全國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融資,其中,新三板掛牌企業3家、專精特新板掛牌企業6家、省機器人板掛牌企業1家、省科創板掛牌企業20家。(程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