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倡導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新風
黃甲鎮:村規民約“立上墻” 文明鄉風“吹入心”
時間:2022-09-21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村民之間團結互助、相互尊重,不損害他人利益,不粗言亂語、不誹謗他人,不撥弄是非、不仗勢欺人,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自覺養路、護路、維護道路通暢,不準在村道路搭建建筑物,種植農作物,亂堆亂放雜物、侵占路面等……”在黃甲鎮楊頭村,可以看到黨群服務中心和多條村主干道都張貼了村里新修定的28條“村規民約”。“隨著村規民約的順利推行,我們的居住環境變好了很多,而且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積極引導和規范村民破除婚喪嫁娶中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等陳規陋習,如今的楊頭村鄉風文明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楊頭村黨支部書記王慧敏說到。
前幾年,楊頭村人情往來標準普遍較高,環境管護上村民參與率低,村民“等靠要”思想客觀存在。近年來,楊頭村緊扣“黨建+基層治理”主題,豐富完善村規民約內涵,有效遏制天價彩禮、大操大辦、薄養厚葬、炫富攀比、鋪張浪費等歪風陋習,讓家庭卸下“人情包袱”,營造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斷提升村民道德素養,倡樹文明鄉風。
村規民約剛開始實行的時候,楊頭村部分村民并不太配合。于是,村兩委定期組織村干部和志愿者進行入戶宣傳講解,耐心講解村規民約的意義和好處,確保每一位村民知曉,并及時對不文明行為及時制止。為破除豪華喪葬等陳規陋習,楊頭村積極推行殯葬改革,提倡勤儉節約,喜事新辦、喪事從儉,將反對婚嫁喪葬大操大辦納入了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引導村民從知曉到自治。隨著村規民約的順利推行,村民逐漸體會到其中“好處”,開始積極配合。“現在我們的居住環境變好了很多,去年,村里還給我家進行了改廁。”楊名仙老人笑著說,“今年以來,我們婚喪嫁娶擺酒都不超過10桌,人情往來也少了,我的負擔也輕了。”
隨“約”潛入村,潤“民”細無聲。“村規民約”已成為黃甲鎮提升村民行為標準、實現和諧穩定的有效載體,不僅讓村民在潛移默化中增強行為自覺,還讓移風易俗變得有章可循,形成倡勤儉、拒鋪張、反浪費的文明新風尚。下一步,黃甲鎮將繼續結合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好婆媳”評選等活動,推動村規民約落地生根,真正實現村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監督,促進鄉村振興。(陳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