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黃甲鎮:發展特色產業 鄉村邁向“綠富美”
時間:2022-09-22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香菇種植大棚內,香菇長勢喜人。
黃甲鎮位于桐城市西北部,這里四季分明,山清水秀,資源稟賦獨特。近年來,黃甲鎮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牢牢把握綠色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主線,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實施“生態立鎮、產業興鎮、旅游活鎮、黨建強鎮”的發展戰略,圍繞“做優一片葉子、做活一棵竹子、做大一根棒子、做好一包藥材”,不斷培育特色產業新業態,賦能鄉村振興。
金秋時節,走進黃甲鎮水嶺村香菇種植基地,一排排食用菌棒錯落有致,一株株香菇鉆出棒體,村民們正熟練地采摘著香菇。“看看這香菇,肉厚圓整、氣味芳香,品質很不錯。”添桂花滿臉喜悅地說道。
近年來,水嶺村緊緊抓住鄉村振興的戰略機遇,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香菇年種植從5000棒發展到3萬棒,“小香菇”正成為當地壯大集體經濟的一項法寶。目前已建成香菇大棚5座,現有菌棒3萬余棒,每個菌棒可產2斤香菇。
良好的生態讓黃甲鎮成為“桐城小花”主產區和核心產區。黃甲鎮在強化有機茶種植、加工、品牌建設和品質提優上下足功夫,不斷優化茶葉生產布局,推動茶產業提質升級。持續加大“有機綠茶”基地建設和品牌認證推廣力度,精心培育“桐城小花”本地品種,推廣有機種植,統一采摘、加工、包裝,提升茶葉品質;加快引育大型茶企和茶葉合作社,建設“桐城小花”數字茶谷和集散銷售中心,加大宣傳力度,提升茶葉影響力。目前,全鎮現有可采摘茶園2.1萬畝,茶葉年產值達1.5億元,帶動茶農人均增收1.1萬元。
圖為村民在采收木耳。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讓黃甲鎮生產出的木耳同樣占有絕對競爭優勢。黃甲鎮建立谷益農木耳產業園,產業園年生產有機黑木耳1800噸,平均銷售收入1.2億元以上,利潤3000萬元以上。通過‘合作社+企業+農戶’經營模式,提供菌棒和技術指導,帶動周邊100多位村民就業,并以保護價收購農戶種植的木耳,人均增收約2萬余元,給村集體增加3萬元收入,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此外,黃甲鎮持續加快毛竹資源開發利用,招引落戶竹制品加工企業,加工毛竹、銷售毛竹,引導企業引進先進生產線和生產工藝,轉型增資擴產,開展竹制品精深加工,開發特色竹制工藝品;另一方面,幫助企業尋找訂單、開拓市場,實現出口創收,竹制品加工年產值現已超2000萬元。
圖為村民在石窯村童莊農業產業園采收亳菊。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黃甲鎮還積極探索中藥材種植。黃甲鎮石窯村童莊農業產業園亳菊首獲豐收,項目全面實行標準化生產和集約化管理,預計可以實現產值130萬元以上。黃甲鎮下一步還將充分發揮“三新桔梗”國家地理標志品牌效應,強化與藥材生產商、銷售商對接,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提升林業經濟效益,真正為為山區群眾開辟了一條農戶增收、集體經濟發展、鄉村旅游拓展、產業結構調整的新路子。
“黃甲鎮將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圍繞‘做優一片葉子、做活一棵竹子、做大一根棒子、做好一包藥材’,四點發力,久久為功,發展特色農業,補齊生態旅游短板,促進強鎮富民,以優異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黃甲鎮黨委書記朱愛斌說道。(余大國 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