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
時間:2022-09-2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崇尚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禮尚往來是我們傳統習俗,也是親朋好友間增進感情的一種重要途徑。但是,近年來不少地區在婚喪嫁娶中大操大辦、互相攀比,講排場、比闊氣等現象時有發生,帶有迷信色彩的婚喪習俗也有所抬頭,不僅加重了大家的經濟負擔,還扭曲了正常的人際交往。
當下,深化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全體教師,尤其是黨員同志應進一步凝聚共識,積極探索新經驗、新方法,共同深化移風易俗,推動形成良好家風、文明鄉風、淳樸民風,厚植鄉村振興的文明沃土。
深化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要在思想上形成自覺。我們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陣地作用,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去樹立正確的鄉風民俗,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讓群眾在思想上高度自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
深化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必須突出示范引領。黨員干部要自覺抵制不良風氣,踐行厚養薄葬、勤儉節約等理念,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爭做移風易俗的示范者、傳播者和踐行者。學校黨支部要發揮好戰斗堡壘作用,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嚴格貫徹落實黨紀黨規要求,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帶頭執行移風易俗相關規定。
深化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要在樹新風、揚正氣上形成氛圍。我們要持續用力,下足功夫,在潛移默化中讓移風易俗觀念深入民心,引導他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共建文明、健康、和諧的新風俗,凝聚崇德向善、奮進向上的精神力量;要破舊立新,倡導婚事新辦;要摒棄陋習,倡導喪事簡辦;要崇尚節儉,倡導余事不辦。
良好習慣需要我們自覺養成,社會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創造。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在親朋好友中作好表率,以實際行動為建設文明、和諧、幸福的美好鄉村貢獻力量,構筑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新渡教育集團校老梅中心小學 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