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巨變看桐城】桐城:文明創建為“向上向善”之城固本鑄魂
時間:2022-09-30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風景秀麗、環境優美的城區風貌。
2018年,桐城市與251個縣(市)一同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縣級城市提名;2020年,桐城市實現“首創首成”,成功跨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2021年,以全國19名、全省第3名的歷史佳績通過“國檢”,現在,桐城正在朝建設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努力,全力爭創信仰之城、首善之城、幸福之城、善治之城、魅力之城、共享之城。
這一個個豐碩的工作成果,離不開過去十年間桐城矢志不渝、孜孜不懈的踔厲奮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桐城始終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作為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位、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市委市政府“一把手”抓創建,制定創建方案,出臺實施意見,推動創建標準化、制度化、常態化;在市區劃設22個片區,市領導分片包干,全市22個牽頭單位、65個責任單位、342個基層網格協同推進文明城市創建。
十年來,城市“顏值”大幅提升
登高眺望,秋日的桐城,遠山如黛,綠水含煙,城中高樓與古建筑錯落有致,干凈整潔的街道,井然有序的車流,無不彰顯著文明的力量, 一座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品質之城躍然眼底,一幅以“文明”為底色的城市畫卷正徐徐展開。
清晨,走進東苑新村小區,花草樹木郁郁蔥蔥,孩童在院子里嬉戲,老人在院子里閑談,道路煥然一新,車輛停放井然有序,視頻監控系統和智慧門禁系統提升了居民安全感,伴隨著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推進,有著20多年歷史的東苑新村小區重新煥發了活力,市民的笑容也在小區舊貌換新顏的背景中定格。
程玉斌大爺家住光榮路,這條路東接桐城繁榮的和平路、西通全國聞名的景區“六尺巷”,中段是古色古香的南門街,不僅是附近居民生活出行的必經之路,更有一所醫院坐落在巷道里。巷道狹隘、坑坑洼洼、污水橫流、線纜凌亂是城區老居民們共同的記憶。但如今的光榮路已經大變樣,從以前的“糟心路”變身 “幸福路”。“曾經如蛛網般密布的線纜全部有序埋入了地下,每家每戶都有專用排污窨井,雨水實行專用管引流,路面鋪上了大理石青磚,平整光潔,讓我們這些老居民住得非常舒心。”說起光榮路的變化,程玉斌贊不絕口。
圖為整治后的光榮路小巷。
2018年來,我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堅持利民惠民、建管并重,新(改)建便民停車場15個、無障礙公廁22個,改造老舊小區146個、背街小巷13.8萬平方米,在25個小區增設便民健身場地,為20.3萬輛電動車免費辦理上牌登記,“空中纜線整治”“文明示范小區創建”等利民惠民專項行動在持續推進……一個個便民舉措的落實,是我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理念的縮影。
創城不易,守“城”更難。繼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首創首成之后,這兩年來,我市以翻篇歸零的姿態再出發,向著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的文明再邁進,做深做實做新常態長效的文章。
十年來,文明實踐融入民生實事
十年來,桐城牢牢把握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的工作目標,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截至目前,我市已經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全覆蓋,先后廣泛開展“黨的理論政策宣講”“我們的節日”“文化文藝演出”等各類深入人心的文明實踐活動,真正將志愿服務送達群眾身邊,切實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隨著文明創建深入推進,我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拓展志愿服務,逐漸建立了“群眾點單,中心制單、派單,部門接單,群眾評單”制度,在文明創建、疫情防控、移風易俗、鄉村振興等工作中發揮“志愿紅”力量,共建“向善之城”。
據不完全統計,我市目前注冊志愿者總數從2012年的7000余人增至現在的118875人,注冊率超20%,群眾的志愿服務意識顯著提升,形成“人人爭當志愿者”良好氛圍。
這十年,我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持續開展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全市涌現出如“三人行老書記工作室”鄉村治理新模式和“花轎迎親”等移風易俗新舉措,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厚養薄葬、崇尚科學漸成群眾自覺。
圖為整潔宜居的龍騰街道桃園社區。
在龍騰街道桃園社區,迎面而來的是修剪整齊的綠樹、干凈整潔的樓道、粉刷一新的墻壁,連最讓人頭疼的飛線充電現象也消失不見了。在這里,禮讓斑馬線、餐桌“光盤”、綠色出行等文明風尚已日漸成為市民的自覺行為,文明新氣息已蔚然成風。桃園社區黨總支委員、紀檢委員劉敏介紹,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設了“老有所學”教學點,為轄區居民提供一個相互交流與互動的平臺;建成社區移風易俗大禮堂,真正讓婚喪喜事簡辦落地生根;以評選“身邊好人”“好婆婆”“好媳婦”“優秀志愿者”“十星級文明戶”為契機,大力推進社區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傳承活動,弘揚社會正能量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互助風尚,營造了家庭和睦、鄰里團結、尊老愛幼的良好氛圍。
十年來,文明風尚賦能高質量發展
文明城市創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選樹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以“好人標桿”引領社會道德風尚,營造人人學先進的良好氛圍,凝聚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這十年,我市突出價值引領,通過開設道德講堂和舉辦宣講會、圖片展等多種形式,傳播身邊好人、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的事跡,禮遇各類英模,強化公益宣傳,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讓群眾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增強了爭做“榜樣”的內在動力。
圖為通暢整潔的城區道路。
2021年,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梁軼飛獲評中國好人,倒在工作崗位上的民警徐濤獲評安徽好人,誠信做人的余國云獲評安徽省道德模范……目前,桐城共涌現安慶市級以上好人129人。
我市在城鄉公交站亭設置“身邊好人榜”,各鎮街組建“榜樣宣講團”開展專題宣講活動,向先進人物學習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營造了向上向善的濃厚氛圍。
回首這十年,桐城始終堅持“為民、惠民、靠民”創建理念,以“繡花功夫”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水平,努力把民生關切變成撬動社會進步的支點,不斷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成果,讓群眾深切感受到文明創建帶來的好處。
城市因文明而絢麗,生活因文明而美好。今日桐城,天藍、水清、地凈、路暢,文明之花處處競相綻放,散發著無限生機與活力。 (趙玲玲 廖永紅 李玉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