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暖民心 見行動
【國慶我在崗】官橋村:棉花種植基地里來了一群志愿者
時間:2022-10-04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官橋村兩委干部和志愿者采摘棉花現場。
同樣的假期,不一樣的打開方式。國慶長假期間,桐城市文昌街道官橋村兩委干部和志愿者放棄休息,走進棉花地,開展義務勞動,幫助群眾采摘棉花,助農搶抓農時提速秋收秋種。
10月3日,氣溫高達37攝氏度。在官橋村棉花種植基地里,紅黃綠相間的棉花葉子、潔白的棉花與鮮艷的“紅馬甲”構成一道靚麗的田園風景。棉花采摘現場,志愿者們一字排開,迅速進入勞動狀態,彎腰、采摘、裝袋一氣呵成,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在采摘棉花的隊伍中,有一個熟悉的身影,那就是“中國好人”劉巧毓。她放棄自家的事,參加義務勞動。她說:“不管是義務勞動還是愛心幫扶,我都會一直堅持做下去,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將繼續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傳播正能量,帶動身邊的人都來做好人、都來做好事。希望我們村產業更加興旺,希望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
圖為“中國好人”劉巧毓參加義務勞動。
據官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姜峰介紹,國慶假期來臨之前,“中國好人”劉巧毓買面粉送給了村里的五保戶,并主動到村里對接,表達積極參加村里公益活動的意愿。村兩委干部商量后決定:結合學習“中國好人”劉巧毓的先進事跡,發動志愿者助農摘棉花、收棉花,為加快秋收秋種進程添上一臂之力。
棉地里熱浪襲人,讓摘棉花勞動多出一份艱辛,但能為村民們減輕一些勞動負擔,志愿者們覺得自己的付出是非常有意義的:在平凡的工作中詮釋奮斗者的責任與擔當。官橋村后備干部、志愿者胡震說:“劉巧毓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年輕一代就應該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不怕吃苦受累,盡力發光發熱,為服務群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吳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