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單位風采】建行桐城支行:“老先進” 展示新作為
時間:2022-10-08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建設銀行桐城支行是安徽省建行系統首家全國文明單位,連續十二屆蟬聯“省級文明單位”,連續四屆蟬聯“全國文明單位”。踏著“文明”的節拍,建行桐城支行與時俱進再出發,不斷展示新作為,刷新“文明”新標桿。
貫徹新發展理念 打造項目促發展
金融是與地方經濟共生共榮的。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建行桐城支行整合資源稟賦,借力上級行“發展聯促”的力量,推動新金融賦能鄉村振興戰略在桐落地。該行推出的“注入金融活水,流轉萬畝茶園”項目,為整合桐城小花茶資源、打造小花品牌作出了有效探索。
圖為建行桐城支行組織考察桐城抽水蓄能項目。
從“紙上談兵”到“落地見效”是一個漫長且充滿變數的過程。為了促進項目落地,建行桐城支行主動出擊,派出專門團隊,跟蹤服務。一方面尋找平臺公司,一方面對接鎮村,既當“紅娘”穿針引線,又預備好了“嫁衣”。一班人上上下下跑動不下10次,摸排茶農的意向。臨到項目落地時,有些茶農又有顧慮,開始觀望,引發了一連串不確定因素。團隊積極尋求技術支撐,在市農業農村局、茶葉協會的助力下,再次走進黃甲鎮、唐灣鎮,與廣大茶農面對面溝通交流,最終打消了茶農的顧慮。
該項目2021年5月份動議,10月份完成審批,今年1月投放一期貸款2.2億元。項目流轉茶園1萬畝,涉及黃甲鎮、唐灣鎮9個村的茶葉專業合作社。被流轉的茶農收入除了固定的流轉租金每畝1000元,還有務工收入、茶葉代銷提成等。據初步測算,參與流轉的茶農每畝年增收2000元。
該項目的實施不僅解放了常年在外務工的茶農,也解放了居家老弱病殘茶農,省去了打理茶園的功夫,為未來茶產業發展探索了一條新路徑。
擦亮“瑞琴熱線”品牌 彰顯疊加效應
在建行桐城支行,“瑞琴熱線”是一個響亮的品牌。
員工王瑞琴從業以來,以客戶為中心,不斷錘煉業務能力,拉高服務標桿,被里里外外的人稱道。王瑞琴先后獲得首屆總行“最美建行人”、全國金融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服務不僅僅代表形象,也能轉化為直接效益。為發揚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品牌疊加效應,桐城支行組建了“瑞琴熱線”服務團隊。各團員立足本職,以新發展格局為依托,以優質服務為抓手,推動服務轉型升級。
圖為建行桐城支行職工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活動。
該團隊現有團員12人,涉及對公柜員、個人客戶經理、輪值副行長等崗位,她們在哪,哪里就有一抹亮色。入職剛兩年的占歡歡把“迎難而上、積極解決”作為服務準則,迅速成長為業務能手;個人客戶經理陳安麗的熱心服務贏得客戶的信賴,客戶把其他行到期的400萬元全部轉入建行,進行資產配置;新渡支行的個人客戶經理齊璐積極拓展裕農通服務點,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讓客戶在家里就能享受金融增值服務;對公客戶經理李楠蘭不斷拓展營銷,積極推薦鎮內優質農企、合作社入駐建行善融商務平臺,助力特色農產品生產銷售;六尺巷支行個人客戶經理吳麗萍爭當社區志愿者,利用空閑時間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團員們把精湛的服務融入各項戰略業務中,進一步擦亮了建行桐城支行的服務品牌。
黨建帶團建 文明創建再發力
“老文明,要有新作為”。建行桐城支行立足高標準,以黨建帶團建,帶領員工發揚薪火相傳的精神,一任接著一任干,不負“文明”,面向未來。
該行嚴格執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定期開展“黨日”教育活動。每個黨員每年在黨員大會上交流不少于一次,就學習的內容一事一議,結合自身實際談“思想認識”、談“業務拓展”。黨員的“初心”在崗位綻放,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不斷彰顯。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中,該行積極開展新金融實踐,全面推進“黨建+金融+產業”模式,促進普惠金融貸款、大中型貸款及時落地。據悉,該行2021年貸款余額28.61億元,普惠金融貸款3.93億元投放當年新增7862萬元,居桐城市第一。2022年截至9月底,貸款余額38.34億元,普惠金融貸款4.65億元投放當年新增7212萬元,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在堅守主業主責的同時,建行桐城支行還積極參與地方文明創建、扶貧濟困、捐資助學等社會活動,輻射文明力量。(汪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