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關鎮:“三生”一體抓興修 建管并重增效益
時間:2022-10-1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卅鋪村龍江大塘清淤現場。
入秋以來,為增加當家塘蓄水灌溉與蓄洪防洪能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奠定安全發展的堅實基礎,大關鎮創新方法,快速行動,全面開展當家塘清淤整治工作。目前,該鎮15個村正有序開展當家塘興修,已完成18口當家塘清淤工作,蓄水擴容約10萬立方米。
“三生”一體抓興修。今夏持續干旱,該鎮多處當家塘干枯見底,鎮村堅持“我為群眾辦實事”,以改善民生為出發點,迅速成立當家塘興修監督領導小組,指導各村開展當家塘清淤整治,更好發揮當家塘方便群眾生活、保障農業生產、美好鄉村生態的三大功能,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治理目標。
創新模式出成效。曾經的小關村沖口山塘年久失修、淤塞嚴重,成了“碟子塘”,蓄水灌溉能力逐年減小,清淤治理迫在眉睫。鎮分管負責人及時召集小關村兩委成員、村民代表、部分黨員等共同謀劃清淤思路,發動村民籌資、籌勞完成興修。通過村民自籌、種植大戶捐助、鄉賢資助,加上鎮政府補助等方式,沖口山塘清淤工程日前順利完成,庫容擴大近2萬立方米。
嚴格把關保質量。當家塘興修過程中,鎮村嚴格把控進場材料質量,明確施工要求,確保工程質量管控到位。鎮農業站、水利站等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多次實地督導當家塘施工,加快當家塘清淤、塘堰興修工程進度,做到修一處、成一處、水利效益發揮一處、村莊環境美化一處,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
完善長效管護機制。三分建,七分管。該鎮完善當家塘長效管護機制,各村和村民組明確塘口管護責任人,確保地表徑流匯入塘、放水灌溉能節約。百嶺村高擺組還探索出“自我規劃、自我整治、自我建設、自我管理”模式,其他村也在積極探索實踐中。同時,鎮有關單位不定期開展當家塘巡查,鞏固塘堰堤壩治理成果,保障當家塘長久發揮效益。(吳勁松 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