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時間:2022-10-21
來源:
報告摘要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提高重大疫情早發現能力,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有效遏制重大傳染性疾病傳播。
安徽實踐
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與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合作共建長三角名中醫工作室——顏乾麟工作室;桐城市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目前能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醫療機構達263家,占該市醫療機構總數量的85.6%;宣城市宣州區共有19家鄉鎮衛生院、9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78家村衛生室、22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實現“智醫助理”規范化常態化應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基本建成“15分鐘”醫療服務圈,人均期望壽命從75.18歲提升至77.96歲,個人衛生支出占比從37%降至29%,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在全國率先啟動縣級和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取消公立醫院藥品銷售加成15%、高值醫用耗材加成3%政策。建成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首創縣域醫共體“天長模式”。遠程影像等醫療服務覆蓋1330個鄉鎮衛生院,為3萬名基層醫生配備“智醫助理”。147家中心衛生院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水平,33個縣級醫院達到三級醫院水平,全省縣域內住院率達85%。十年來,我省三甲醫院實現16個市全覆蓋,組建125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和35個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初步建成“大病重病在本省解決、常見病多發病在市縣解決、頭疼腦熱等小病在鄉鎮村里解決”的分級診療制度。
十年來,我省始終把推進改革作為醫保事業發展旗幟上最鮮明的底色。堅持促進公平、筑牢底線。目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防止返貧監測對象住院綜合報銷比例達85.2%,有效防范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風險。醫保經辦服務更加優化,12項醫保服務實現“一網通辦”,異地就醫備案“掌上隨辦”,我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率已達56%。
基層聲音
池州市貴池區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方小亞:“貴池區衛生健康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讓全區人民享受更優質更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奮斗目標,不斷加大衛生健康事業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區域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為健康中國、健康安徽建設作出貢獻。”
淮南市中醫院黨委書記張純東:“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這讓中醫院廣大干部職工倍感振奮。我們要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符合市中醫院的服務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模式,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
固鎮縣衛健委黨委書記、主任單明:“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一系列論述和部署,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和健康服務能力建設,著力健全公共衛生體系,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創造人民群眾滿意的醫療環境?!?/span>
桐城市孔城鎮桐梓村衛生室主任曹志海:“鄉村醫生是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保障農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我們相信,未來相關部門能為鄉村醫生量身訂制更完善的全科醫生培訓計劃,提高鄉村醫生的診療水平,同時出臺相應政策,吸引更多專業人才來鄉村衛生院工作,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span>
涇縣黃村鎮衛生院副院長黃希松:“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這對我們中醫藥人是莫大的鼓勵和激勵。新起點,新征程,我一定牢牢把握新機遇,乘勢而上,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加強與西醫融合發展,更好地守護人民健康,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貢獻?!?/span>
來源:《安徽日報》? 2022.10.20?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