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日報:城市建成區面積逾160平方公里
時間:2022-10-24
來源:
城市建成區面積逾160平方公里
本報訊 建成區面積翻一番、累計完成危房改造10.97萬戶、海綿城市建成區面積達45平方公里……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為“五大宜城”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十年來,聚焦拉大城市框架,按照東進西拓北擴的建設思路,建成區面積從2012年67.9平方公里拓展到2021年的160.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翻了一倍多,實現十年再造一座“新城”。市區道路總長度達1336.66公里,比2012年末增加807.66公里,城區“外成環、內成網”的主干路網體系初步形成,還建成了政務中心、體育中心、博物館、機場改擴建、人民路步行街、市立醫院東院區、第一人民醫院龍山院區、一中龍山校區,火車站站前廣場等公共配套設施。
十年來,安慶加快推進全市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優先解決住房最困難、經濟最貧困的農村困難家庭的居住安全問題,累計完成危房改造10.97萬戶,爭取中央、省級補助資金12.1億元。全力改善人居環境,加快棚戶區、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步伐,市區累計新開工棚戶區項目143個、10萬套,建筑面積約1400萬平方米,2015-2022年全市完成老舊小區改造540個,建筑面積約1904萬平方米,惠及約20萬戶,完成投資約33.55億元。同時,打好城市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前1年完成城區10條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全面推進安慶市中心城區與懷寧副中心聯網供水工程,保障我市生產生活用水安全;開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行動,累計完成排水管網排查檢測1322公里,污水管網新建、改造336公里,完成7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完成城市排水防澇三年行動計劃,累計新建和改造管渠496.4公里,新(改)建節制閘站31座,新(改)建排水泵站15座,截至今年上半年,海綿城市建成區面積達45平方公里,排澇能力大幅提升,基本消除“城市看海”歷史;植入海綿城市理念,累計投入近20億元,實施“一湖九河”“四湖兩河”等城區骨干河湖治理工程,建成總面積616公頃的康熙河、秦潭湖、神靈潭、石塘湖入湖口等生態濕地公園,進一步增強城市防洪調蓄功能。
十年來,聚焦打造文化精品,高度重視和精心呵護安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張名片,成功申報1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桐城市),公布4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378處歷史建筑。目前,市域范圍內共有2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安慶市和桐城市),1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潛山市),2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桐城市孔城鎮、岳西縣響腸鎮),7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436處歷史建筑。成功申報17個國家級傳統村落、47個省級傳統村落,共爭取傳統村落保護資金3300萬元。
通訊員:石曉紅
來源:《安慶日報》 2022.10.22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