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在行動
黃甲鎮:打好美麗鄉村建設“組合拳”
時間:2022-11-10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黃甲鎮始終堅持“民生工程惠民生”的理念,立足自身特色,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文明創建、改廁治污等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好“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民生工程組合拳,徹底轉變中心村莊基礎設施薄弱、環境“臟亂差”的局面,全面激發美麗鄉村建設新動能,持續提升周邊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強領導,重機制,突出“共建”營造濃厚氛圍。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美麗鄉村建設,采取頂格推動與多頭并進相結合的方式,健全完善“鎮、村、組、戶”網格機制,著重從強網格、重整改、樹導向、促自治四方面入手,統一建設思想,讓全民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中。同時整合人居環境、庫扶、一事一議等項目資金加快美麗鄉村周邊配套工程建設,積極籌工籌勞,動員鄉賢能人、周邊群眾等出資出力、參與建設,同時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和人員參與秀美鄉村建設。
廣動員,明責任,圍繞“共治”發動群眾參與。該鎮全力打造鄉村建設“全民共管”局面,美麗鄉村的公共區域由村民組共同管護,村民門前屋后做到“四凈兩規范”。結合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建立“信用積分”體系,各村以家庭為單位給村民計算積分,村民參加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獲取積分,憑借積分既可以在“信用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物品,也可在評先評優、征兵入伍、發展黨員、項目申報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充分調動了村民參與美麗鄉村管護的積極性、主動性,實現美麗鄉村長效整潔。
重規劃,優布局,強化“共管”提升建設標準。該鎮因地制宜,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實際和村民意愿,以建設布局合理、環境優美、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的居住區為目標,對健身廣場、休閑廣場、停車場、道路交通和綠化、給水排水、污水處理、電力電訊、部分居住房等進行設計。同時在具體實施工作中,以“抓項目、增后勁、促發展”為原則,立足“道路硬化、路燈亮化、河道凈化、衛生潔化、村莊綠化”的工作目標,開展農田渠道、漿砌石河岸護坡、過路涵洞、橋梁、攔水壩及田間道路等生態綜合治理,實現山水保護、生態修復、功能提升。
解民意,惠民生,立足“共享”凝聚黨心民心。該鎮充分發揮靠近城區、交通便利的地理優勢和山區特色資源,以美麗鄉村建設促進產業興、文旅興。不僅留住了外出務工人員,推動了山區特色種植業、電商直播業蓬勃發展。同時將美麗鄉村建設點打造成為知名的旅游打卡點后,有效地帶動了周邊飯店、住宿行業的發展,實現“全域旅游、全境景區”。居住偏遠的村民移居到美麗鄉村中心村莊后,能更好地享受公共服務,讓美麗鄉村建設既有“顏”又有“值”。
截至目前,該鎮已建成省級美麗鄉村5個,市級美麗鄉村6個,全鎮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