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城鎮:高標準農田暢通水循環末梢
時間:2022-11-15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河堤護埂工程施工現場。
11月15日,孔城鎮雙河村趙莊村民組的田畈里,工人們正制模水渠。另一端,河堰堤壩護堤工程也在推進中。渠道把田塊、河流和田畈中間的當家塘串聯起來,通過拱壩、閘門,暢通水循環末梢,實現旱灌澇排。
據悉,該處工程是爭取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資金340萬元建設的。孔城鎮是桐城的農業大鎮,有基本農田8.3萬畝。近三年來,該鎮積極爭取項目資金7000多萬元,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
孔城鎮地形復雜,有崗地、有丘陵、有圩口。為保障工程效果,該鎮廣泛聽取群眾建議,結合專家意見,因地制宜設計改造方案。趙莊村民組臨近河流,采用溝、渠、塘、閘、壩、路一體化改造方案,暢通農田末梢循環。洪莊村民組地處山崗,早年的水源地是境主廟水庫,路途遠,且引水的水路已崩潰,種田只能望天收。2022年旱情嚴重,120畝崗地幾乎絕收。這次改造采用小田并大田、深挖當家塘的方式進行。120畝連片水田范圍內,擴挖了3口當家塘,總容量4萬立方米,其中,最大的2.4萬立方米。據該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丁俊貴介紹:這片地以前小田多,田埂薄,漏水現象嚴重,加上水源不足,種下的糧食難以保障數量,更談不上質量。
圖為孔城鎮雙河村新修的2.4萬立方米容量的當家塘。
雙河村共有農田6941畝,有25個大戶流轉承包。水路差別大,承包地租也不同。據雙河村黨總支副書記肖培厚介紹:今年有三個片區共3200畝農田實施高標準改造,占全村現有農田的46%以上。這些工程實施后,水利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有利于提高種糧大戶的積極性,為來年糧食豐收打下基礎。在項目建設期間,種糧大戶江龍武和父親江興姜每天都來看工程進度。他流轉的500多畝田地在改造區域。以前由于水路不暢,“澇了排不掉,旱了想水又想不到”,這些年沒少受累。看著工程一天天進展,江龍武高興地說:“有了這些溝、渠、路,以后種田省心多了,豐收也有了保障。”
自2019年以來,孔城鎮共有5.5萬畝農田實施了高標準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實現“藏糧于地”打下了堅實基礎。據丁俊貴介紹,今年光明村3000多畝水稻豐收豐產,未受到嚴重旱情的影響,靠的就是去年實施的一級抗旱站發揮的重要作用。
據悉,孔城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共7400畝,已完成70%,預計2023年4月全部完工。(汪桂云 徐鑫鑫 吳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