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共建共享美麗家園
時間:2022-11-21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桐城市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創新理念、強化舉措,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成效,環境空氣質量主要指標排名保持全省第一方陣,綜合考核位居安慶市前列;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耕地和建設用地環境狀況良好;突出環境問題整改達到序時進度,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成績固然可喜,重任仍然在肩。在環保工作中,我市少數干群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認識還存在錯位、偏差,濕地等自然保護地保護還有不足,農村污水收集處理還存在較大短板,部分河流內源治理有待加強,塑料包裝企業集群面臨環保壓力,歷史累積的污染治理欠賬需要加快消化,綠色發展的步伐需要提速,這些新老問題亟待下大力氣加以解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這為我們做好今后的環保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下一步,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抓好12個重點領域揚塵治理,推進塑料包裝等傳統產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促進大氣污染物減排,進一步提高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
二是聚焦群眾飲用水安全和國控斷面水質達標,把飲用水水源地建設管理和農村水污染防治放在重要位置,加快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重點抓好龍眠河、菜子湖流域治理,推進以生活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為主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逐步把龍眠河、嬉子湖濕地打造成生態城市會客廳。
三是聚焦污染地塊風險防控和危險廢物規范管理,加強監測預警、風險評估、管控修復和執法監管,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種的糧食安全。
四是聚焦重點領域,重點抓好工業、交通、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生態建設等領域的環境保護、環境治理,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建設“產業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現代化美好桐城,沒有局外人,沒有旁觀者。我們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楊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