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醫療保障局:“五化”監管矩陣加快構建高標準醫保基金監管體系
時間:2022-11-24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為進一步健全現代化醫保基金安全監管體系,市醫保局圍繞“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主體守信”基金監管新格局,按照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監管工作思路,著重強化源頭監管,切實推進監管、追溯體系一體化建設,以“五化”監管質效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監管模式數據化。實施“自查自糾+日常稽核”兩個全覆蓋,把自查自糾與“一改兩為”工作要求相結合,堅持刀刃向內,著力加強對醫保經辦機構待遇審批流程、基金撥付流程等內控管理進行自查,并適時組織轄區各醫藥機構對照違法違規問題清單開展自查,實時跟進工作進展。同時,借助安慶市局移交大數據篩查出的三十余條違規數據,發揮現場檢查核心功能,將核查“探頭”聚焦到監管重點,重點針對轄區所有定點醫藥機構醫保政策執行情況進行日常稽查全覆蓋。截至11月下旬,全市共覆蓋檢查定點醫藥機構448家。
監管機制多元化。建立多部門聯合監管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醫保主責管理、衛健行業監管、紀檢監督專責以及醫療機構主體責任,自上而下建立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多層次聯合衛健、公安、市場監管、派駐紀檢組等部門分析研判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形式,健全協同執法機制,綜合運用行政、協議等手段,加強行刑銜接,對涉嫌違紀違法的,及時移交司法部門,形成綜合監管“統一戰線”。目前,已聯合執法2次。
監管力量網格化。按照“網格化+精準監管”原則,構建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網格化醫保服務監管工作陣地,進一步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醫保治理,群眾可對醫保政策、流程經辦、公示信息、基金使用等工作進行監督,加強監管群防力量橫向覆蓋。暢通舉報渠道,嚴格落實舉報獎勵制度,對欺詐騙保行為查實必獎,并利用基金監管社會監督員隊伍專業行業優勢,對經辦機構、定點醫藥機構及參保人使用醫保基金行為進行縱深監督,大力營造“不敢騙、不能騙、騙不了”的社會氛圍。截至目前,已“進醫院、進藥店、進社區(村)”開展基金監管政策宣傳12場次,印發宣傳資料數千份。
監管能力知識化。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實現“家里”“家外”人才雙培養通道。對內注重執法人員的知識管理與能力建設,定期開展“半月學堂”,采取集中授課模式,促進工作經驗分享交流;對外組織骨干力量配合上級部門飛行檢查、交叉互查工作要求,以查代訓,加快優化監管隊伍成長途徑。目前,該局具有執法資格的執法人員共34人,高技能人才比例占68%。
監管技術信息化。持續強化風險防控,穩步推進在慢性病藥店、雙通道藥店等重點區域安裝視頻探頭,實現診療數據和服務影像同步場景監控,更好收集和鎖定違法違規證據。同時為進一步拓展智能監管應用場景和效能,根據上級部門統一部署,加快醫藥機構與醫保信息平臺接口聯調工作,逐步推進智能監管子系統落地應用,可在醫保費用發生前利用大數據監控規則校驗對參保對象就醫購藥環節進行實時審核和事前預警,為監管執法工作提供輔助支撐。截至11月底,我市已為5家定點零售藥店安裝視頻探頭,推進14家定點醫藥機構上線智能監控系統。(陳敏 李磊 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