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家中有新冠陽性患者,同住人如何自我防護?
時間:2022-12-0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12月7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其中指出,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可以采取居家隔離。無癥狀和輕癥感染者為什么可以居家隔離?身邊有新冠陽性感染者,自己應如何做好防護?新京報記者劉旭就此專訪了科普專家、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教授。
一問:為什么可以居家隔離?
李太生: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致病力大大降低了。新冠病毒經過幾代變異,目前的主要毒株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其致病力相比原始株和德爾塔等變異株明顯減弱,90%左右的感染者為無癥狀感染者。無癥狀感染者沒有癥狀,僅核酸或抗原檢測為陽性。有癥狀的感染者大部分為輕型,即肺部無改變,但有發燒、咳嗽、咽痛等流感樣癥狀,3-5天即可自愈。無癥狀和輕型感染者都可以居家隔離。
二問:什么情況下可以居家隔離?
李太生:居家隔離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無癥狀感染者,或65歲以下無糖尿病、腫瘤等基礎疾病且只有發熱等不嚴重癥狀的確診病例;家庭居住環境需滿足隔離條件,即陽性患者可以有單獨的臥室,居家隔離人員的日常活動和用餐均應在隔離房間內,其他人員不進入隔離房間。有基礎疾病的不宜居家。
三問:家有新冠陽性感染者,同住人應該如何防護?
李太生:與陽性感染者分居兩室,接觸時必須保持1米以上距離并戴好口罩;分時段使用衛生間等公共空間;家庭使用抽水馬桶的,蓋上馬桶蓋后再沖廁;每日開窗通風2次,每次保持在30分鐘以上;常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或酒精濃度不低于60%的免洗消毒液清潔雙手;每天對家中物品進行1次表面消毒;避免共用生活物品,如餐具、毛巾、床上用品等;不參加社會面核酸檢測,可以上門核酸采樣或進行抗原自測。
四問:鄰居感染了新冠病毒,我該如何防護?
李太生:對于樓房住戶,如果隔壁鄰居感染了新冠病毒,需要注意手衛生,外出時科學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不串門。
五問:樓上/樓下的鄰居感染了新冠病毒,需要封閉下水道嗎?
李太生:下水道可以正常使用。盡管2003年非典期間香港出現了通過下水道的氣溶膠傳播事件,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也偶有報道,但截至目前,并沒有足夠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通過下水道傳播。
六問:輕型患者居家如何照顧自己?需要準備哪些藥物?
李太生:充分休息,保證營養攝入,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無癥狀感染者不需要吃藥。輕型患者可以準備一些解熱鎮痛藥、止咳藥、中藥等。需要強調的是:抗生素僅對細菌類感染有效,對新冠病毒無效,反而會引起抗藥性,不應使用。提倡居家隔離期間堅持戴口罩,以保護其他家庭成員。
七問:新冠陽性感染者什么時候可以解除隔離?
李太生:居家隔離期間加強健康監測,隔離第6、7天連續2次核酸檢測Ct值≥35解除隔離,病情加重的及時轉定點醫院治療。 (來源:新京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