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
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守住安全發展基本盤
時間:2022-12-14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推進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加強國家區域應急力量建設。”這為各級黨委政府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做好新時代安全生產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基本盤,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保駕護航。
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必須提高政治站位。“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近年來,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但安全風險隱患仍然很多。呵護“重于泰山”的生命,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學分析和把握我國現階段安全生產的規律特點,按照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建立長效機制的總體工作思路,強化系統思維,堅持依法治理。各級黨委政府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總體要求,構建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各級黨政領導干部要履職盡責、敢于負責,切實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責任落到實處。
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堅持安全發展。當前,經濟發展下行壓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延宕,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是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堅持安全發展,就是要把經濟社會的發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勞動者安全健康權益不斷得到保障的基礎之上,從而使人民群眾能夠平安幸福地享有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加體面地勞動,活得更有尊嚴。安全事故一旦發生,會不同程度地沖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講的安全,是發展過程中的安全,離開發展談安全沒有任何意義。我們講的發展,是安全的發展,離開安全談發展更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們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才能在更高水平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強化法治思維。貫徹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安全生產領域的具體體現,就是堅持依法治安,善于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制約安全生產的突出問題。安全生產法確立“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實際上就是明確:抓好安全生產是第一責任,各級黨委政府必須扛起領導責任;規定“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就是要求各相關部門必須履行法定監管責任,企業主要負責人必須嚴格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凡是沒有認真履行責任、導致事故發生的,都要依法追責;法律明確禁止的行為、嚴格作出的規定,都是不能觸碰的底線紅線。所以說,要把安全生產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強化法治思維,堅決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著力加強安全監管執法隊伍建設,強化精準執法、專業執法,創新監管執法方式,以扎實高效的工作構建規范的安全生產法治秩序。(張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