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人民檢察院:一句留言消除一處隱患
時間:2023-01-0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飛線沒有了,小區美觀了,安全隱患也消除了!”今年,我市某小區進行了電動車飛線充電的整治行動,贏得居民紛紛點贊。
2022年2月11日上午,智慧公益訴訟平臺接收到一條推送留言,在某小區存在比較嚴重的住戶飛線充電現象,多次反饋請求整頓卻一直沒有得到實際整改。市檢察機關是如何推動這一現象得到有效治理的?如何能夠保障飛線充電的現象不再“死灰復燃”?公益訴訟是否真的能夠幫助群眾解決煩心事?
走訪取證。檢察官們來到該小區實地調查走訪并進行拍照取證。小區內的居民紛紛反映,小區中確實存在居民從高處私拉電線為電動車充電的情況,并將電源插板隨意擺放在室外公共區域、住戶窗臺上或直接懸掛在小區外墻上,該現象極易引發火災和觸電等意外事故,已經持續數月無人問津,成為了他們心中的煩心事。
調查磋商。經過調查走訪取證,檢察官聯系了屬地政府負責消防監管的部門進行問詢,得到屬地政府的高度關注,并與檢察官們共同研究問題成因,協商整改方案,并就標本兼治進行了多次磋商。
督促整改。為了幫助居民消除這個安全隱患,市檢察機關堅持問題導向依法能動履職,啟動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向當地政府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履行監管職責,限期拆除私拉電線,加強安全教育。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私拉電線已被全部拆除。
長效治理。問題還沒有從源頭上解決,居民的電動車充電難題又來了。檢察官們加強跟蹤監督,監督屬地政府對小區車棚進行優化改造,集中安裝充電裝置,在安全的前提下兼顧便民,從源頭上解決了群眾充電難的問題。
一句留言真能消除一處隱患。桐城市人民檢察院依法能動履職,貫徹落實最高檢“八號檢察建議”,著力助推安全生產溯源治理,既是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責所在,也是檢察機關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大局的使命所在,同時也是檢察機關為民辦實事的應有之義。(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