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春節】桐城:柴火土灶制作 純手工米面走俏
時間:2023-01-12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農歷臘月,桐城市孔城鎮家家戶戶都制作米面。柴火土灶做出來的米面有著濃濃的米香,是饋贈親友或春節期間招待客人的佳品。純手工米面市場搶手,俏銷四方。
1月11日,在孔城鎮桐梓村查莊村民組,一大早,村民張月香和老伴趙決姚正在制作米面。土灶里柴火正旺,張月香嫻熟地用勺子將盆里的米漿舀出,盛進一塊長方形的不銹鋼托盤里,轉動托盤米漿自動攤勻。托盤隨后被放進鍋里蒸煮,2-3分鐘后揭開鍋蓋,米漿已經成型為面皮。
張月香用竹筷將面皮揭下來,老伴趙決姚迅速接過面皮,送上竹篙晾曬。這些長60厘米、寬40厘米的米面皮晶瑩剔透,彈性十足。趙決姚不停翻動,讓面皮更好地接受陽光。約莫半個小時,面皮不再粘手。張月香將面皮3個一沓卷起來,用菜刀切成絲。切絲后的米面最后還要放到屋頂晾曬,曬干以后就可以上市銷售了。
“因為是手工制作,經過柴火慢燉做出來的面,口感與機械制作的米面不同,吃起來既柔軟又有勁道。”趙決姚向記者介紹道。
張月香夫婦從事米面生產已經30多年了,由于手工制作,日產量只有50斤左右。每到年底,大家都來采購,米面常常供不應求。靠著傳統米面手藝,夫婦倆把2個孩子培養成人。
據了解,桐城市孔城鎮桐梓米面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傳承了幾代人。近些年來,手工制作的米面受到更多市民的青睞,俏銷四方,也給當地老百姓增加了經濟收入,多的農戶每年凈收兩三萬元,少的也能掙四五千元。手工米面制作工序繁瑣、耗時,現在日子好了, 張月香和老伴舍不得丟下這一傳統手工技藝,因為這里有著一種情結和濃濃的年味。(余大國 吳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