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
桐城:保護與治理并重 推動長江保護法貫徹實施
時間:2023-02-06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我市認真貫徹實施長江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要求,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綠色發展,推動流域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生態保護不斷加強。完成“三區三線”劃定,全市共劃定永久基本農田667980畝,優化調整后生態保護紅線面積287.19平方公里,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面積78.54平方公里。嬉子湖濕地公園、菜子湖沿江濕地、龍眠山森林公園、嬉子湖漁業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部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生態紅線面積占全市國土面積的18.49%,生態區域完整性進一步加強。對境內5座小水電站實施“一站一策”整改,安裝或改造流量計量設施,建立生態流量監控系統,實現生態流量泄放情況的實時監控。
河湖亂象有效整治。推深做實“河(湖)長制”,全市設立市級河(湖)長20名、鎮級151名、村級262名,另有858名村兩委成員擔任小微水體河(湖)長,實現河湖監管全覆蓋,一年來巡河發現解決問題93處。強化河湖亂象整治,鏟除歷史矮圩11處,恢復河湖面積16萬平方米,實施河湖連通15處、釋放河湖空間5000萬立方米;排查整治“四亂”問題87處,清理河湖垃圾4000余噸、水面漂浮物75噸。建立“河長+檢察長”“河長+警長”長效管護模式,開展打擊非法采砂聯合執法行動10余次,查處非法采砂案件9起、破壞水工程案件1起,亂挖濫采現象得到有效整治。
“綠盾”行動強力推進。全面加強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巡查管護,完成11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勘界立標。大力推進嬉子湖水域非法養殖問題整改,分類分批拆除相關設施,杜絕續養。嚴格落實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制定退捕漁民安置方案,建成桐城市漁政信息化中心,對重點水域進行24小時監控;由67名漁政協助巡護員和公益護漁員組成的網格管理隊伍,常態化開展專項檢查和禁捕巡查,湖區非法捕撈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堅持升級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雙向發力,深入實施協同創新、數字賦能、綠色發展等十大專項行動,建成省級數字化車間3家,順彤包裝、金星包裝、松泰包裝獲工業領域節能環?!拔鍌€一百”優秀企業稱號,百世佳包裝公司等3家企業榮獲安徽省綠色工廠稱號,節能環保、汽車零部件產業先后獲批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桐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第三批國家級綠色園區,我市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楊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