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改作風、辦實事、優環境 桐城在行動
寧要一片生態濕地 不要萬顆璀璨珍珠
嬉子湖鎮:遷走珍珠養殖場 還它自然風響賽
時間:2023-02-08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為解決生態環保問題,恢復沿湖生態原貌,嬉子湖鎮及漁業村主動出擊,穩妥推進風響賽圩珍珠養殖場拆除搬遷工作,歷時一個月,如期圓滿完成嬉子湖沿岸生態濕地修復工作,在保障養殖場承包人合法權益的同時,還原了風響賽圩的自然風光和濕地功能。
此前,該鎮1800畝的風響賽圩對外招標發包,承包人合法獲得該片水域承包經營權,投入資金近1000萬元從事珍珠養殖。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的施行,風響賽圩珍珠養殖場拆除工作擺上工作日程。
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協同共進,該鎮及漁業村成立工作專班,上門做好養殖場承包人的思想工作,宣傳解讀現行生態環保政策,商談拆除事宜,并提供優質服務,幫助養殖場完成搬遷,確保承包人合法利益不受損。
按照雙方達成的拆除搬遷方案,2022年11月底前,漁業村協助承包人外出尋找合適的珍珠養殖基地,確定了轉移場所;協助安排蚌種拆除運輸車輛以及專業蚌種拆除工人;在蚌種拆除過程中,每天由村安排專人現場指導,落實安全監管職責。由于鎮村服務到位,去年11月3日,風響賽圩珍珠養殖場拆除搬遷工作開始正式啟動,拆除、搬遷齊頭并進。在風響賽圩水域,每天安排20余人穿戴救生衣早上6點下湖、傍晚收工,完成取蚌、裝車等;一邊安排人員在轉移場所負責蚌種接收、下水,日均拆除搬遷蚌種約6萬只。
此次珍珠養殖場拆除搬遷工作中,漁業村每天出動船只10余艘、人力40余人次、運輸車輛110車次,前后歷時一個月,終于在規定時間內(2022年12月底)完成200萬只蚌種搬遷和珍珠養殖場配套設施的拆除,一舉解決了嬉子湖水域生態環保突出問題,恢復了風響賽圩生態濕地原貌。(錢安 桂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