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改作風、辦實事、優環境 桐城在行動
桐城市財政局:深化“一改兩為” 釋放更多惠企惠民“大禮包”
時間:2023-02-10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筆者日前從市財政局獲悉,2023年,我市財政系統將深化“一改兩為”,繼續深耕民生實事,深化市鎮(街)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增收節支與提升資金使用績效并舉,增強“三保”保障系數,釋放更多財政惠企惠民“大禮包”。
堅持預算約束,“三保”支出優先安排。該局統籌本級收入和上級轉移支付資金,科學合理編制預算,按照先保“三保”、再保其他支出的順序,優先足額安排“三保”支出,確保預算編制不留缺口,全面落實保障責任;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厲行節約,壓減行政運行成本。2022年,全市財政年初預算安排市直各單位的公用經費按5%的比例繼續壓減,盤活存量資金1.2億元,積極爭取到中央直達資金近10億元。
堅持民生為本,強化“三保”底線思維。該局用活用好上級轉移支付和本級預算資金,對基本民生、人員工資、單位運轉經費進行全面測算、足額保障,2022年用于“三保”支出20.9億元;堅持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圍繞群眾重點關注的醫療、教育、社保、老舊小區改造等民生實事,2022年整合統籌資金2789萬元,支持10項暖民心行動,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通過“一卡通”系統累計發放各類惠農補貼224批次、4.5億元;全年“保民生”支出達到5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5%。
堅持零基預算,用好績效考核“指揮棒”。2023年度,除必須依規落實的“三保”支出外,該局重新評估論證市直部門的項目支出安排的必要性、科學性、緊迫性,結合財力可能,分類予以延續、調整或取消,改變預算安排基數依賴,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建立預算安排與績效目標、資金使用效果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大資金整合,避免“撒胡椒面”,切實改變當前“財政資金緊張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不高并存”的現象。
堅持挖潛開源,深化改革促增效。2023年,我市擬運行新一輪的市鎮(街)財政管理體制,建立健全收入增長與財力分享掛鉤機制,進一步發揮財政體制的導向作用,充分調動各地發展經濟爭先進、培植稅源當先鋒、組織收入樹模范的濃厚氛圍。同時,出臺企業上市政策扶持、平臺公司轉型升級、征管部門考核獎勵辦法等一攬子增收舉措,做好重點稅源、重點項目稅收監控,強化財稅庫聯合協調機制,真正做到依法征管、盡收應收,進一步提高財政保障能力和水平,切實發揮財政職能,兜住兜牢“三保”底線,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