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 > 中國?桐城第三屆富鋅產業發展暨桐城文旅推介大會
桐城: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蓄勢拼搶新賽道
時間:2023-03-20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桐城國軒新能源公司廠區鳥瞰。
如果你留意,身邊的每輛汽車上,都有“桐城造”的零部件,小到橡膠密封圈,大到鋰電池、汽車懸架系統。
小部件,大產業。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是桐城“十四五”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2022年,桐城市智能汽車零部件產業新增6家規上企業,總數達21家,實現產值近35億元,同比增長29.2%。截至目前,桐城智能汽車零部件產業新投產項目2個,總投資5.78億元;在建項目7個,總投資185.56億元;已簽約新項目2個,總投資45億元;在談項目2個,總投資21.2億元。
順勢有為 重點推進
圖為“汽車動力總成主動懸置電子控制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啟動會在桐召開。
一直以來,桐城一批與汽車工業相關的機械加工企業小而散,產品單一,市場份額小,產業不成規模。隨著汽車產業特別是合肥、安慶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微威膠件、金億合金、匯通汽車部件公司等企業順勢起跑, “十三五”末,桐城汽車零部件產業初露鋒芒。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目前,桐城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重點企業庫入庫企業24家,涵蓋了汽車推力桿、穩定桿、空氣懸架系統、免維護輪邊系統、電器線圈、電機電器配件、橡膠制品、蓄電池組件等。
產業布局的調整促進了細分領域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桐城在汽車懸架系統、減震件等細分領域,創新能力逐漸增強,建成匯通汽車部件新能源商用車懸架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微威膠件汽車減震橡膠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匯通公司入選國家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金億高耐磨粉末冶金氣門座圈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微威膠件成立了全省唯一由企業主辦的技術研究院,參與減震降噪領域多個國家行業標準制定,研發出的高阻尼復合隔聲板獲得國家環境技術進步二等獎;同博公司的專用車獲工信部生產資質許可。
目前,桐城市汽車零部件產業擁有工信部“小巨人”企業2家、省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1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依托合肥工業大學(桐城)產業研發中心,桐城正在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創新實驗室。
企業爭氣,政府有為,集群發展,桐城因此獲批安徽省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縣(市)。
引進龍頭 強筋壯骨
圖為桐城國軒新能源公司生產車間一角。
2022年是桐城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發展的“拐點”。當年8月,總投資200億元的桐城國軒年產40GWh動力電池項目一期投產,標志著桐城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沖上了新賽道。該企業全面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400億元。
桐城市堅持把“雙招雙引”作為“第一要事”“第一抓手”和“一把手”工程,內搭平臺、外聯老鄉,匯聚產業發展新動能。桐城國軒項目的落戶,就是外聯老鄉的碩果,不僅實現了百億元大項目落地“零的突破”,而且彰顯了龍頭企業的帶動力,吸引了一批鏈上企業落戶桐城,為產業集群發展增添了底氣。
按照“龍頭企業—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發展思路,桐城將打造若干創新優勢突出、產業配套完備的汽車零部件園區。其中,安徽中鼎匯通投資6億元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和重型商用車空氣彈簧及轉向拉桿產品制品項目正穩步推進中。匯通公司投資4.68億元年產90萬輛新能源汽車底盤懸架系統項目,設備正在安裝,預計今年8月份試生產。聯創電子科技(桐城)車載電子產品制造中心項目已簽約,計劃投資25億元,主要產品為玻璃鏡片等光學元器件、車載鏡頭等高端電子組件。隨著一批“鏈主”企業的落戶,桐城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體系更加完備。
圖為匯通公司生產車間一角。
今年以來,桐城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發展勢頭更加強勁。微威膠件公司成功揭榜安徽省汽車動力總成主動懸置電子控制技術及產業化攻關任務,與合肥工業大學、合肥學院深化產學研用合作,預計在5年內完成實車路試及產業化的技術準備。
為承接合肥都市圈相關產業轉移,桐城已設立汽車電子產業園,規劃面積203畝,園區基礎設施已完備,企業招商正在進行中。
據桐城市科經局局長姚治國介紹,下一步,桐城將充分發揮合工大(桐城)產業研發中心功能,加快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創新實驗室,圍繞電子器件、動力、車身系統、汽車減震等汽車零部件領域加強技術創新,打造區域創新平臺。同時,實施龍頭領航工程,培育一批汽車零部件“群主”企業: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制定重點培育企業清單,培育一批具有實力的汽車零部件細分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
強化要素保障 創優營商環境
圖為安慶力翔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一角。
“工業立市”“工業強市”,桐城念茲在茲,毫不動搖,連續40余年來,用市委“一號文件”的形式,引領工業經濟發展,對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更是厚愛三分。
為加速重點產業擴量提質增效,桐城建立智能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推進機制,組建項目落地服務專班,協調解決項目落地過程中遇到的各項問題,突出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實施“一企一策”,保障重大項目早落地、快建設、早投產達效。桐城國軒新能源項目創下當月談判、當月落戶、8個月建成投產的記錄,成為桐城強化要素保障、創優營商環境的最佳實證。
2022年5月起,桐城每月舉辦“與企桐行”早餐會、夜話會,由市級主要領導主持,與產業鏈上企業家面對面交流,了解企業訴求,會商解決難題,形成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工作機制。
圖為同博公司與雷薩股份公司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現場。
此外,桐城還先后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全面落實各項紓困惠企政策,堅持“一切圍繞企業轉、一切圍繞項目干”,開通重點項目服務直通車,實現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用“媽媽式”服務成就每一份創新創造;深入實施“文都英才”工程,出臺“院士十條”,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3000萬元,引進高層次人才400余人,并在桐舉辦中鼎(桐城)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論壇,加速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向“智造”躍升。目前,桐城院士科創園項目已順利啟動,產業創新動能將更加強勁。
今日桐城,正搶抓汽車產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面對接合肥都市圈,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譜寫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汪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