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倡導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新風
黃甲鎮:實施“鑄魂”工程 共建文明鄉風
時間:2023-04-13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建設文明鄉風,需久久為功。近年來,黃甲鎮強化黨建引領、文化育人、村民自治、輿論引導,大力培育良好家風、文明鄉風、淳樸民風,提升群眾的精神風貌,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黨建引領“領”出文明新風
黃甲鎮把推進文明鄉風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鑄魂”工程,建立鎮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各部門分工落實的工作機制,制定黃甲鎮文明村鎮創建辦法及測評細則,用制度規定黨員干部操辦婚喪事宜,堅持以黨風政風引領社風、民風。鎮村黨員干部積率先垂范,革除陋習,移風易俗,帶頭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管好自己、教育家屬、影響他人。黨員干部發揮模范作用,有力帶動了群眾崇尚文明、向上向善。
文化育人“育”出文明新風
黃甲鎮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培育農村文化工作者隊伍,主動為人民群眾提供文化服務,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目前,該鎮各村都有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宣傳欄、一個文化活動廣場,實現村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全覆蓋。在加強文化陣地建設的同時,該鎮加強農村文藝團隊建設,培養扎根基層的鄉土文化能人,讓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傳承文明、繁榮文化、記住鄉愁、增強信心。每逢重大節日,農村文藝團隊扎實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宣傳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農村社會思想道德建設、文化知識教育和社會實踐各環節深度融合,大力培育高素質的新農民。
村民自治“治”出文明新風
群眾始終是文明鄉風建設的主體,黃甲鎮8個村結合實際,制定和修訂《村規民約》,充實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厚養薄葬、文明祭祀等移風易俗內容,引導村民參與鄉村自治,遵守村民共同認可的“公約”,同時組織德高望重、熱心公益的“五老”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等群眾組織。通過“一約四會”工作機制,完善鄉村治理各項制度,對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不贍養老人等行為進行治理,采取教育、規勸、獎懲等措施,引導村民遵守相關規定,涵養文明新風。
輿論引導“導”出文明新風
黃甲鎮廣泛深入宣傳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親敬老等方面的先進典型,有針對性地開展輿論監督,堅決抵制婚喪陋習、天價彩禮、厚葬薄養和老無所養等不良社會風氣。各村級黨組織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員活動室等陣地,廣泛開展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教育引導群眾自覺踐行文明新風,進一步遏制農村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奢侈浪費、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風。各村利用村級宣傳欄、村級大喇叭、村級文化墻等載體,直接面向農民群眾開展專項宣傳,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領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高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