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創新資產管理 助力鄉村振興
時間:2023-04-1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為全面規范和加強扶貧資產管理,實現扶貧資產保值增值,我市出臺《關于全面加強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實施辦法》,對扶貧資產管理作出明確規定。在加強扶貧資產管理中,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提升扶貧資產收益,夯實鄉村振興經濟基礎。
鼓勵租賃經營。針對確權到村的扶貧資產,鼓勵村集體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結合專業合作社、產業主體等經營實體,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多業態的發展模式,對資產統一經營。如,范崗鎮新西村立足資源稟賦,精準研判市場,分期分批投資共91.7萬元,建設標準化廠房1350平方米,分別租賃給塑業公司、裝飾材料廠、制刷廠,資產收益率分別達13.9%、11.5%、12.7%,既解決了企業拿地難、前期投入大問題,又解決村集體收入低、不穩定問題。
推動集中運作。針對鎮(街道)統籌的扶貧資產,鎮(街道)集中統一運營,通過公開招租,交由社會經營主體使用,租金收入分配給經濟相對較薄弱的村集體,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如,新渡鎮在關停印花企業后,為支持當地企業發展,統一規劃,統一治污,集中建設印花產業園,建成了889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統一出租給關停企業,年租金收入110萬元,每年為香山、龍塘等11個村增加經營性收入10萬元左右。
打造特色產業。針對體量大、專業性的強扶貧資產,采取合作經營、委托經營方式,將缺乏發展資源或交通偏僻的村抱團發展,開辟收入增長點。如,圍繞大石板水庫和披雪瀑景區等特色資源,整合資金4000余萬元,打造大石板民宿項目,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2022年67個村集體取得資產收益213萬元,村均增加經營性收入3萬余元。(胡海濱 吳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