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雙港鎮潘賽村:激活村域資源 村集體經濟“加速起跑”
時間:2023-04-1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截至目前,雙港鎮潘賽村今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已入賬35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繼續保持強勁勢頭。
潘賽村位于雙港鎮東南一隅,東臨菜子湖,有山有水有良田,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近年來,該村堅持黨建引領,使出真功硬招,激活村域資源,優化為企服務,強化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2022年,通過盤活利用村級閑置資產、土地流轉、林地水面發包等措施,實現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17萬元。
筑牢戰斗堡壘,夯實發展基礎。“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該村黨支部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工作中,突出基層黨員引領和示范作用,做到組織引導、出謀劃策、主動服務,使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農村發展、農業增效的“火車頭”。2021年,該村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組建了一支富有能力、開拓進取、群眾基礎好的村兩委干部隊伍;注重“三培養”,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組干部,黨員致富能手通過幫扶引導、政策宣講等方式,在帶頭致富的同時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一批黨員群眾實現了由“思想先進”到“致富能人”的轉變,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夯實了組織基礎。
盤活特色資源,壯大集體經濟。該村依山傍水,資源稟賦得天獨厚。該村高賽圩內土地、水面有4000余畝,一部分屬村集體。在上一輪土地流轉工作中,高賽圩內土地流轉租金僅為每畝60元,群眾意見很大。如何做好新一輪土地流轉大文章,直接關乎到村集體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和村民的切身利益。近兩年,該村兩委主要負責人通過反復溝通、協商,兼顧村集體、承包人、村民的利益最大化,對外公開招標,規范高賽圩內土地(含水面)流轉,成功簽訂新一輪承包合同,流轉租金猛增至每畝每年701元,僅此一項,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74萬元。此外,該村通過招商引資,盤活原維新小學閑置校舍,整體出租給安慶皖源大酒店,建成皖江文化基地,吸引眾多文藝工作者進村采風,每年為村集體增加租金收入2萬元;通過招標,該村對大橫山部分松材線蟲病害嚴重的220畝林地進行采伐,村集體經濟因此增收35萬元,同時對該片林地對外發包、改種油茶,每年村集體經濟可增收1.7萬余元。
優化為企服務,放大“強村富民”效應。該村圍繞企業需求,竭力為企服務。配合高賽圩承包人做好農業示范項目申報,幫助其增加農業種植、水產養殖效益,帶動全村農業發展轉型;2021年,該村拿出集體資金10萬元,入股村域內霞飛花卉種植場,擴大其花卉種植產業規模,村集體每年分紅6000元,同時為當地推行文明祭祀提供了豐富的鮮花資源。目前,該村特色種養業、農文旅融合發展產業方興未艾,為鄉村振興打下了產業振興基礎,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高。(潘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