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打造科技創新“強磁場” 創建國家級創新型縣(市)
時間:2023-06-05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桐城市緊緊圍繞創新強市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科技支撐產業發展”,謀政策、聚人才、育主體、建平臺、強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全面提升。日前,桐城市入選第二批國家級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
在中建材桐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去年3月份投產的世界首條日產1200噸一窯八線太陽能封裝材料項目生產線正加速運轉,趕制訂單。該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國峰說:“我們生產的太陽能光伏玻璃封裝材料,主要用作光伏組件的墻板和背板,公司今年預計產能可突破9000萬平方米,產值達20億元,1至4月份我們已經完成7億元的產值。”
企業是“幼苗”,營商環境是“土壤”,桐城經開區組織專班跟進,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碰到的“痛點”“堵點”問題進行指導并提供解決方案,用優質的服務培育營商環境“沃土”。“在政策支持方面,為我們投資新項目提供代辦、幫辦服務,提供融資、貼息支持及稅收優惠政策,積極為我們企業提供用地、自來水、天然氣等配套設施的支持,在用工方面解決我們的招工難。”李國峰說。
桐城經開區經濟發展中心工作人員黃大遠說:“目前全區有50家高新技術企業,約占規上企業的36%。服務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三抓’:一抓摸排,看哪家企業符合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條件;二抓培訓,對摸排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對象組織人員培訓,讓他們明確高新技術企業的目標任務和要求;三抓服務,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服務,派專人每個月深入高新技術企業,收集他們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桐城市首創鞋套機有限公司坐落在金神鎮,是一家集塑料產品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該企業預計今年產值達5000萬元。該公司總經理汪志興介紹,目前市場主要分為國內和國際兩大類,國內市場主要采用電商平臺授權,國際市場采用國家代理形式。國內市場占比2/3,國際市場占比1/3。
為進一步激活科技創新澎湃動能、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桐城市精準對接產學研用合作,探索協同創新模式,鼓勵跨區域共建共享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科創平臺。安徽微威膠件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設計、研發、生產、經營汽車橡膠塑料零配件的科技型企業。在該公司生產車間,技術人員正在調試新研發的柴油發電機減震器。2022年,這家企業與安慶中船柴油機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發出不同剛度的減震器。
安徽微威減震降噪技術研究院主任張文強表示,微威積極開拓產學研合作,先后與中科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在減震降噪、高分子智能材料等研發領域取得了可喜成績。截至目前,我們共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8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56項,牽頭或參與起草國家標準8項并已發布實施。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根本靠人才。桐城市實施“文都英才”工程,深入挖掘豐富的桐城籍人才資源,建立健全企業類人才庫,目前共梳理桐城籍企業類人才2300余人,新引進技能型和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746人、高層次人才210人,引進創新團隊14個、創業團隊6個。
“目前,我市正在探索人才‘一件事’改革,構建人才創新創業一事全辦、一網通辦、一碼專享、一線暢聯的全周期服務體系,著力打造人才生態最優市,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桐城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書記程昌生說。
近年來,桐城市將培育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創建國家級創新型縣(市)的重要抓手,加強統籌規劃,全力打造科技型企業的發展沃土和科技創新高地。2022年,桐城市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43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數和通過率均創歷史新高,146家企業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位居安慶首位。目前桐城已有94家高新技術企業,同比增長47%。(曹姍 汪澄)